2025中国国际时装周(秋季)数字板块以「耀」为核心命题,聚焦数字生命体与时尚的共进化。数字创作者与中国国际时装周数字时尚发言人凰煌一同打破传统数字时装表达框架,在虚拟与现实交叠的界面上,重新定义当代艺术数字时尚,构建具备文化厚度与科技锐度的「耀」变新生。年轻新锐数字时尚设计师、艺术家以「耀」为题,运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进行艺术化数字时尚创作,将于时装周官方视频号等平台集结首发。
数字设计师及作品亮点:
卜雪飞(Yolanda Bu):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持有Clo3D服装高级建模师资质,现居上海从事设计工作。作品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非遗螺钿镶嵌,以深色大漆器的层叠深邃为基底,搭配流光溢彩的螺钿碎片,呈现如梦似幻的多维视觉效果,诠释传统工艺与数字时尚的融合。
王舒:十三五、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3D服装设计与应用》《3D数字化服装设计》作者。以「光」为媒介重构文化记忆,驱动传统服饰在虚拟维度迭代进化,将中华服饰的精神内核从「器物之美」升维为「文明能量体」,探索东方美学在数字文明纪元的全球融合路径。
王一航: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人物造型方向),擅长以传统地域文化的当代化为设计语言,结合民族理念与当代审美,重构传统形式并进行当代化表达,探索中国风格数字虚拟人造型设计的可能性。
李雅图: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人物造型方向),专注于将中国传统文化基因融入虚拟服装设计与技术,为虚拟时尚、影视娱乐等数字场景打造承载东方叙事、兼具视觉震撼力与智能科技内核的先锋虚拟着装,赋能传统文化在元宇宙时代的创新传承。
帅佳辰: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人物造型设计方向),以数字虚拟为文化转译媒介,为虚拟时尚、影视打造具有文化深度与未来感的视觉形象,用智能技术赋能传统叙事和文化基因。
其他设计师:周聪、潘夏维等参与数字概念影像实验,如《Entropon·PantaRhei》探讨熵的潜在美学与万物皆流的哲学启示;或从《白蛇传》中汲取灵感,构建「耀」骨为锋、立衣为人的解放叙事,探索数字时尚与哲学、文学的跨界融合。
这些作品通过数字模拟、数字剪裁、数字渲染等技术,打破传统剪裁边界,重塑时装形态,为时装周带来全新设计理念与表现形式,推动数字时尚成为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产业边界拓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