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阅读
  • 1回复

[智能应用]AI如何驱动研发?诺奖得主们这样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1120
金币
428015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02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38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0-3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1:13
一个零能耗的便携式取水装置,被放置在空气湿度不到15%,在极其炎热的美国沙漠“死亡谷”中,很快成功地从大气中取到了饮用水。这个堪称旅行者救命稻草的神器,由ChatGPT分子优化编辑设计的材料所制成的。
这是在首届天桥脑科学研究院AI驱动科学研讨会上,新晋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奥马尔·亚基(OmarYaghi)分享的沙漠取水神器设计。
他表示:“AI正在成为新的科学思维体。借助人工智能,我们正在赋予科学自行思考、推理和演进的能力。一个由生成式AI、自学习Agents机器人智能体共同驱动的科学循环系统。”
除了AI设计的沙漠取水神器,亚基和团队基于ChatGPT创建的七个Agents组成虚拟科研团队,分工执行实验设计、文献检索、算法优化、实验安全与数据分析等任务,共同设计并优化了多孔有机框架材料COF-323的结晶过程,在几天内完成了上百次实验,持续优化条件,实现从无定形到高结晶的飞跃。
同时,他们还训练ChatGPT阅读数千份合成报告并进行推理,证明该模型的预测性能优于许多传统启发式方法,让ChatGPT从一个文本生成器演变成一个科学推理引擎。
当天,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华盛顿大学的戴维·贝克(DavidBaker)教授则分享了AI如何“从头设计”蛋白质工程领域。
贝克团队开发的RF Diffusion3模型是一种能够在三维结构空间中进行运算的先进生成式AI模型。研究人员仅需输入期望的分子功能,该模型便能生成具有相应功能的新型蛋白质的精确三维结构蓝图。
基于这一技术,团队已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方面,设计出能特异性捕获β-淀粉样蛋白的新型肽类结合物,为阿尔茨海默病干预提供新策略;在酶工程领域,成功开发了首个“从头设计”的蛋白酶;在基础研究工具开发上,研制了新型的GPCR激动剂与拮抗剂,为神经科学中复杂的细胞通讯和信号传导研究提供了强力工具。
贝克指出,AI模型的快速发展高度依赖于一个与实验数据紧密耦合的“反馈闭环”。他强调,一个高效的“设计-构建-测试-学习”迭代循环是必不可少的:AI进行预测设计,实验室进行快速验证,而实验产生的数据都将即时反馈给模型,用于优化算法参数。
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珍妮弗·道德纳(JenniferDoudna)教授分享了基因编辑工具CRISPR与AI的结合如何影响个性化基因治疗。她提出了CRISPR与机器学习的协同进化,利用CRISPR技术在细胞系中系统性地制造“基因扰动”(geneperturbations),从而大规模、高效率地筛选并鉴定每个基因的具体功能,为构建因果数据集提供关键工具。

盛大集团和天桥脑科学研究院创始人陈天桥现场表示,发现式智能是真正的通用人工智能。为此,他宣布将投入10亿美元算力,支持全球科学家的创新人工智能研究。
他表示:“人类的进化从未停止,只是方式改变了。我们的工具(现在包括AI)是进化的外部器官。”
他还预计真正改变智能的下一个算法不会出现在数据中心。“它会出现在笔记本电脑上。”他说。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1120
金币
428015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02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38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0-3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21:14
以下是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对“AI如何驱动研发”的核心观点梳理,结合最新行业实践,从科学突破、产业应用及风险反思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 一、科学发现:AI颠覆基础研究范式
蛋白质结构预测的革命性突破

Demis Hassabis(2024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 其团队开发的AlphaFold 2预测了地球上2亿个蛋白质结构,将原本需10亿年博士研究时间的任务压缩至1年内完成2。
➤ 这一成果不仅破解了生物学世纪难题,更推动人类进入“数字生物学”时代——以“数字速度”重构药物研发逻辑24。
实际应用:AlphaFold 3进一步预测蛋白质与配体相互作用,为药物靶点筛选提供动态模型10。
加速科学假说验证

Michael Levitt(2013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 评价AI设计的抗纤维化药物ISM001-055时指出:“在Ⅱa期临床中同时验证安全性与疗效,标志着AI驱动药物研发取得真正突破”3。该药物从靶点发现到临床前研究仅10个月,比传统流程快6个月以上8。
技术路径:AI平台(如PandaOmics)通过分析海量文献与临床数据,自主筛选新靶点并设计分子结构310。
🏭 二、产业变革:AI重构研发全链条
药物研发“降本增效”新范式

案例1:华润双鹤旗下平台利用AI设计分子,仅合成少量样本即确定候选化合物,大幅降低试错成本8。
案例2:光弘科技开发AI质检系统,20万件产品筛查从人工1个月缩短至数小时6。
制造业研发流程智能化

TCL实践:传统工艺需10天产线试验,AI模拟取代实体测试,释放产能并加速创新迭代6。
华阳集团:接入AI大模型API优化汽车电子研发系统,生产力显著提升6。
跨学科融合催生新工具

死亡谷实验:AI设计的零能耗取水装置,在湿度低于15%的沙漠中成功制取饮用水,展示材料科学突破1。
世界模型开发:谷歌成立专项团队研发物理世界模拟AI,推动机器人控制与量子计算4。
⚠️ 三、风险警示:理性看待AI潜力边界
经济收益的“泡沫”担忧

Daron Acemoglu(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 驳斥“AI推动GDP翻倍”的乐观预测,估算未来十年AI对生产率增长贡献仅0.5%-0.66%,远低于行业宣传59。
➤ 指出当前AI设计偏向“取代人类”而非“辅助人类”,可能加剧就业失衡59。
技术伦理与发展模式争议

Hassabis呼吁:“面对AI对医疗、气候等重大议题的影响,必须放弃‘快速迭代、快速失败’的互联网模式,以负责任路径确保技术普惠”7。
陈天桥观点:AI终极价值在于“发现式智能”——主动构建世界模型、提出可证伪假说,而非参数堆砌11。
💡 总结:AI驱动研发的核心逻辑
领域    AI赋能方式    代表案例/观点
基础科学    压缩研究周期,破解复杂系统    AlphaFold预测20亿蛋白质结构210
产业应用    全流程优化,减少试错成本    抗纤维化药物10个月进入临床38
风险治理    平衡效率与伦理,警惕过度炒作    经济学家警示生产率增长上限59
正如哈萨比斯所言:“我们站在数字生物学的起点”4,AI正将研发从“经验驱动”转向“模型驱动”,但其颠覆性潜力需与人类价值深度绑定。欲进一步探索,可查阅1中死亡谷取水装置细节,或11了解陈天桥10亿美元算力支持计划。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