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0阅读
  • 2回复

[保健养生]脑梗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苦劝:天热躺着,也别做这3件事![9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769
金币
268900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85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2:03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5-07-13) —
天气一热,门诊里的脑梗病人就明显多了起来。有时候一天之内能收好几个,最让人心痛的,是有些人来得晚了,脑子里血管已经堵死,抢救回来的,只剩个空壳子;没抢救回来的,只能眼睁睁看着家属哭。


大夏天的,很多人以为只要躺着不动就没事,其实躺着也危险,尤其是高温天,有三件事,千万别做。这不是危言耸听,是我们一线医生反复总结下来的经验。
很多人对脑梗的印象是突发性的,其实它大多数时候是悄悄发展的。人感觉不到,它却在身体里慢慢积累,等到某一刻突然爆发,就像一根橡皮筋,拉久了,总有一天会断。
特别是天气炎热、血液黏稠度升高、出汗多、喝水少的情况下,这根橡皮筋会绷得更紧,脑梗的风险也就直线上升。
脑梗的表现并不总是剧烈晕倒,有些人只是突然说话不利索,有些人是嘴角歪了、手脚没劲,还有的只是一阵头晕,休息一下就好了,以为是中暑。


其实那种短暂的症状,医学上叫做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脑梗的预警信号。别以为过一会儿恢复了就没事,有研究显示,这种症状出现后的三个月内,约有三分之一的人会发展成真正的脑梗,而且是重型的那种。
为什么夏天更容易脑梗?很多人以为天冷才危险。寒冷确实会让血管收缩,但炎热更容易让人忽视身体的异常。
高温天气下,出汗多、体液丢失、血液浓缩,血液黏稠度升高,加上很多人空调屋里一躺就是一天,活动少、饮水少,血液循环速度慢,血栓就更容易形成。如果本身就有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这些基础病,出问题的可能性更大。
我们来讲讲那三件最危险的事,尤其是年纪大、有基础病的人,一定不要在高温天躺着做这些:


第一,饭后立刻躺下打盹。夏天很多人中午吃完饭就开空调往床上一躺,想着睡个午觉,可你知道吗,吃完饭后,人体的血液会优先供应肠胃去消化食物,脑部的供血会暂时减少。
这个时候如果再平躺不动,血液流速变慢,很容易出现脑供血不足,尤其是血管本来就狭窄的老年人,一睡就可能睡出个脑梗。
第二,长时间吹空调不动弹。空调房舒服归舒服,问题是多数人坐着、躺着一动不动,喝水又少,排汗也少,身体处于一种“假脱水”的状态。
2023年一项涵盖全国12个省市的临床研究显示,夏季脑梗患者中有超过六成是在空调环境中发病,其中很多人当时正在午休或者久坐。


特别是那些有房颤病史的人,心脏节律不稳定,血液在心房中打旋儿,更容易形成血栓,随时可能漂到脑子里,堵住血管。
第三,凌晨醒来后猛起身上厕所。这听起来没什么,但对高危人群来说,是个相当危险的动作。我们观察到,很多脑梗患者发病的时间集中在凌晨4点到早上8点,这段时间人体血压波动大、血液最黏稠。
有人凌晨醒来,急着上厕所,猛地坐起来,血压骤然升高,脑血管一下子受不了就可能堵住。特别是没有开灯摸黑走路的,摔倒、撞击后更是雪上加霜。
至于为什么会形成脑梗,其实可以想象成水管堵塞。血管就是人体的水管,血液是水,血脂、血糖、胆固醇这些杂质就是水里的泥沙。


年轻时水流急,再多杂质也冲得走。年纪大了,水流慢了,泥沙越来越多,水管壁还变硬、变窄,最终一个小血栓,就能把整个水流彻底堵死。一旦堵的是脑部的主干血管,五分钟内就可能出现不可逆的脑组织坏死,时间就是生命。
脑梗不是单一问题,它常常和一堆并发症一起出现。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根源之一,血压长期控制不好,血管壁变硬变脆,一旦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变粗糙,就容易挂住血栓。
糖尿病患者血管受损更严重,血脂高的则血液像油汤一样粘稠。有房颤的人,心脏跳得不规律,血液在心腔里打旋,形成心源性血栓,漂到脑部后容易造成大面积脑梗死。
有些人还合并颈动脉斑块,这就像水管口被石头堵住一样,血流本来就慢,再来个小血栓,直接梗死。


脑梗病人在医院里,我们见得多了,轻的口齿不清、半身不遂,重的一辈子下不了床,甚至昏迷不醒。
2024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脑梗患者超过250万人,死亡率超过20%,是导致成年人致残的首要原因。大部分人对它的认知非常有限,等到发病了才知道严重,等到进了ICU才知道后悔。
临床上我们最怕的是耽误时间。脑梗的黄金救治时间是发病后的4.5小时内,这时候如果能抓紧溶栓,有可能恢复得很好。
但现实是,很多人错过了最佳时机。有些是自己以为是中暑、低血糖,拖着不看;有些是家属没重视,以为是老年人老毛病犯了。还有些人自己一个人在家,发病后没人发现,等到送到医院,已经没法用了。


那到底该怎么办?我们不提空话,就说几个真正有效的建议。第一,夏天再热也要动动,哪怕是在屋里走几圈,坐久了伸伸腿,床上翻个身,血液流动起来,血栓才不容易形成。
第二,养成定时喝水的习惯,不是等口渴了才喝。特别是早上起床、午睡醒来、晚上睡前,哪怕是小半杯水也好。
第三,家里有血压计、血糖仪的人,夏天也别偷懒,定期监测,发现波动就及时处理。
第四,如果你有房颤、颈动脉斑块等高危因素,医生让你吃药就必须坚持,不要觉得夏天舒服就擅自停药。


我们说的这些,不是为了吓唬谁,而是希望大家少走弯路。有些病,真的不是等你准备好了它才来的。把日常的细节做好,很多危险是可以避免的。
医生苦口婆心劝大家注意,是因为我们见过太多本来可以救回来的人,最后却失去了机会。夏天来了,热可以忍,命不能赌。别等出事了,才想起医生说过的话。
1条评分金币+22
xian209 金币 +22 - 前天 17:14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769
金币
268900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85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5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12:03
确实,脑梗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夏季。医生们多次劝告,在天气炎热的时候,宁可躺着休息,也不要进行某些特定的行为,因为这些行为可能会极大地增加脑梗的风险。

首先,天热时不要快速起身,这容易导致脑部短暂性缺血。人体从平卧到坐起是一个气血重新分布的过程,如果动作过快,可能会导致眼前发黑、脚底踩棉花的感觉,这是身体给出的警告信号1。

其次,避免用冷水冲头,尤其是在剧烈运动后或者出汗多的情况下。头部是众多阳气汇聚的地方,直接用冷水冲洗会导致头部毛细血管骤缩,从而影响血流稳定性1。

最后,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根据国家气候中心2023年的数据,长时间暴露在35℃以上的高温环境中,人体中风的风险会提高58.7%。特别是在下午2-4点之间,阳光暴晒可使脑梗风险增加63.2%3。

以上提到的行为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但在高温天气下,它们可能成为触发脑梗的因素。因此,在夏天我们需要更加小心地照顾自己,避免上述行为,以减少脑梗的风险。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8560
金币
279692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32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5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18:15
您提到的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夏天由于高温、出汗多、喝水少等原因,脑梗的风险确实会增加。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希望能帮助大家降低脑梗的风险:

1. 避免饭后立刻躺下:吃完饭后,血液会优先供应肠胃去消化食物,脑部供血暂时减少。此时平躺不动,血液流速变慢,容易出现脑供血不足。建议饭后适当活动半小时左右再休息。

2. 避免长时间吹空调不动:空调房里久坐不动,喝水少,排汗少,身体处于"假脱水"状态。建议空调温度不要调太低,适当开窗通风,定时起身活动。

3. 避免凌晨醒来后猛起身上厕所:很多脑梗患者发病时间集中在凌晨4点到早上8点,人体血压波动大、血液最黏稠。醒来后不要急于起身,先在床上坐一会儿,慢慢下床。

4. 适量运动:夏天再热也要适量活动,哪怕是在屋里走几圈,坐久了伸伸腿,床上翻个身,促进血液循环。

5. 定时喝水:养成定时喝水的习惯,不要等口渴了才喝。特别是早上起床、午睡醒来、晚上睡前,适量补充水分。

6. 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家里有血压计、血糖仪的人,夏天也要定期监测,发现波动及时处理。

7. 遵医嘱用药:有房颤、颈动脉斑块等高危因素的人,医生开的药一定要坚持吃,不要擅自停药。

总之,夏天要特别注意补水、适量活动、避免温差过大引起血压波动。脑梗虽然凶险,但通过改变生活习惯、控制危险因素,是可以有效预防的。希望这些建议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任何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把握脑梗救治的黄金时间。健康最重要,生命不能赌。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