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ybzxw |
2025-09-02 09:22 |
过去的六月中,【青年建筑】在全网发布了数百个优秀项目,通过这些社交平台的互动与反馈,不断让我们了解行业热点与设计趋势。今天,我们整理了6月份在【青年建筑】各个平台上综合热度最高的10个国内环境设计项目。这些项目不仅表现了设计师们对空间的创作思考,也从不同维度展现了当代设计的前沿探索与创新。让我们共同欣赏这些独具匠心的作品,感受设计的无限魅力。 注:选择项目来自【青年建筑】全网络(公众号,视频号,小红书,抖音,B站,今日头条,搜狐,youtube)后台综合热度。 01. 大理无量山凤羽茶亭 孔祥伟工作室
©高灼见 大理无量山凤羽茶亭位于凤凰山云雾缭绕的林间,设计灵感来源于偶然发现的白鹇羽毛,建筑以“轻触大地”的姿态,用14毫米镀锌钢筋编织出双曲弧顶,营造出仿佛羽毛将落未落的悬浮感。亭体克制谦卑,停于古树边界,避免干扰原生环境,银色结构在雾霭、夕照与灯光下展现丰富色彩,成为自然剧场中诗意的存在。它不仅是观鸟与休憩之所,更是人与自然互为观演的精神场域,献给候鸟迁徙廊道的一份永续礼物。
©孔祥伟
©直译建筑摄影
©直译建筑摄影
©直译建筑摄影 02. 深圳微众银行总部 SOM
微众银行新总部大楼由 SOM 设计,位于深圳前海商务区,高148米,共30层。建筑采用交错楼层与双层挑高设计,打造“会呼吸”的多孔立面,促进自然通风与采光。宽敞开放的办公布局结合室外露台与贯通中庭,增强协作与自然体验。项目获 LEED 铂金认证,整合被动与主动式节能策略,减少太阳辐射 50% 以上,降低制冷需求。中庭结合可调立面与烟囱效应实现高效自然通风,提升舒适度与健康水平。屋顶设景观花园与雨水回收,预留太阳能设备接口,体现金融科技企业对可持续与员工福祉的关注。
© Dave Burk / SOM 03. 上海凯旋坊工作室改造 尺厘设计工作室
该项目位于上海长宁区凯旋坊内,原为传统厂房,后改作摄影与办公空间。尺厘设计在保留基本布局的前提下,采用适应性改造策略,优化动线与功能布局。一层设置“盒子”型12人会议室,串联前台、茶水间与影棚,增强动线过渡与空间层次感;楼梯改造为入口视觉核心,黑红色搭配在灰白基调中形成强烈对比;600mm厚结构柱区整合为多功能墙体,玻璃砖平衡采光与私密。二层通过几何门洞与玻璃隔断,划分灵活办公区与私密空间,营造理性高效且趣味性的创意办公环境。
©陈灏 04. 三亚阿那亚三期场景营造 李上阳-Line+建筑事务所
阿那亚三期景观设计旨在构建与三亚丘陵地貌和山体共生的场景美学,弱化硬质造型,回归植物与材质本真。设计团队融合场地高差与视线,延续三亚山景,使用毛石墙与本土沙生植物,营造质朴野趣。植物搭配遵循莫兰迪色系,形成低饱和度、层次丰富的松弛感氛围,避免常规海岛造景刻板印象。整体通过自然材料与光影变化,创造出柔和、静谧且历久弥新的度假体验,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诗意空间。
摄影©岸木摄影 05. 深圳人才公园(二期) AUBE欧博设计
深圳人才公园二期由AUBE欧博设计,位于公园一期南部,建筑于地铁车辆段顶板之上,将灰色设施转化为“会呼吸的森林海”。设计延续一期“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融合礁石、草甸、沙滩三大森林主题,营造全龄友好的多元活动空间,包括沙滩剧场、自然教育中心、儿童游乐园、运动场及咖啡馆,构建社区客厅与国际客厅。项目践行生态低碳理念,通过雨水花园、透水铺装、在地植物群落,实现自然与城市的无缝交融,塑造可成长、可持续的湾区公共空间新范式。
摄影:张超摄影工作室 06. 上海静安区889GLO艺术空间 SpActrum谱观
位于上海静安曹家渡中心的889GLO艺术空间,由SpActrum谱观设计,立足于激活社区艺术文化与多元社交。设计延续其“建造的风景”理念,以楼承板、砖机托板、混凝土模架、工业油桶、冷却塔散热片等工业建造材料,转译为空间家具与灯具,反映被忽视的消费与建造体系,形成独特的“消费的风景”。空间拆除隔断,保留混凝土本色与彩色天花,PVC苫布、工业防火帘构建流动分隔,创造无界限的Cafe、书库、剧场、花艺区等场景,提出设计不仅解决问题,更应引发对社会、生态与美学的思考。
摄影© SFAP 07. 山野咖啡 · BAC店 杭州观堂室内设计有限公司
山野 BAC 店位于杭州转塘 BAC 艺术社区,由观堂设计主创,以“庇护所”为概念,将登山露营的安全感融入空间。设计延续 BAC 水泥与金属肌理,融入木、石、皮、纸等自然材质,紫铜屋檐随时间氧化,折窗模糊室内外边界,吧台由和纸艺术家畑野渡现场创作,呈现群山意境。室内动线围绕“庇护所”展开,融合户外美学与质朴工艺,营造沉浸式山野氛围。店内同时展出荒川尚也、刘江、王珏良等艺术家作品,艺术与咖啡在此交融。
空间摄影:黑水 08. 大家的家·天津泰安道城心社区 GN栖城设计
天津泰安道城心社区由1934年建成的花园大楼改造而成,是全国首例将文保建筑更新为养老公寓的项目。大楼原为英租界时期高级公寓,曾居住过胡佛等名流,兼具欧洲新古典与装饰艺术风格。改造遵循“最小干预”,保留旋转门华盖、采光天井、原主楼梯等历史细节,同时满足无障碍、消防等现代养老需求。设计在修旧如旧与功能创新间平衡,让百年建筑焕发新生,实现历史文化与高品质养老的共生。
图片GN栖城设计
09. 深圳福顺小馆 如室建筑设计事务所
福顺小馆位于蛇口G&G创意社区,是一场结合旧厂房改造与轻体量加建的低成本实验。设计保留原建筑斑驳与涂鸦,将“Grass and Glass”草根与工业精神转化为空间叙事,通过狭窄楼梯、悬窗、坡顶天窗与横向长窗,构建框景与烟火剧场。材料采用回收老榆木、波纹铝板与做旧铁艺,融合粗粝与精致。项目拒绝完美,将“废墟之上,烟火生长”作为设计哲思,激活社区参与,呈现松弛真实的新旧共生体验。
摄影:©吕晓斌 10. 重庆凯德广场·九章 CLOU柯路建筑
CLOU将重庆独特的立体街区元素融入凯德广场·九章室内设计,打造约10万平方米的沉浸式商业空间。设计灵感源于重庆街头的电影感,通过蓝色导视系统、色彩鲜明的立体空间与连桥、电梯、街巷等建筑语言,营造如漫步城市街头般的体验。导视系统结合本地路牌、广场图案与简洁字体,强化品牌辨识度。项目不仅满足社区多元生活需求,也成为充满活力与记忆点的城市商业地标。
摄影: 存在建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