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ybzxw |
2025-09-02 09:15 |
过去的八月中,【青年建筑】在全网发布了数百个优秀项目,通过这些社交平台的互动与反馈,不断让我们了解行业热点与设计趋势。今天,我们整理了八月份在【青年建筑】各个平台上综合热度最高的10个国内建成项目。这些项目不仅表现了设计师们对空间的创作思考,也从不同维度展现了当代设计的前沿探索与创新。让我们共同欣赏这些独具匠心的作品,感受设计的无限魅力。 注:选择项目来自【青年建筑】全网络(公众号,视频号,小红书,抖音,B站,今日头条,搜狐,youtube)后台综合热度。
01. 深圳市美术学校 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
© 张超 这所位于深圳罗湖旧区的高中,以“城市山地”理念回应高密度下的校园挑战,将教学楼与体育场垂直叠加,实现300米环形跑道悬浮于五层教室之上,营造遮荫空间并延展北侧围岭山体绿意。建筑空间分为三层:下沉式庭院公共空间、中段教学与住宿区、顶部空中操场,层层串联,自成叙事。设计借结构变化构筑精神场所,融合生态、街区与城市记忆,使校园不仅是育人场所,更成为城市精神性的公共殿宇。
©吴嗣铭
© 张超
© 张超
© 张超 项目完整介绍可点击下方青年建筑文章链接: 02. 信阳浮舟纪·村民中心 原初建筑设计事务所
浮舟纪村民中心坐落于信阳刘岗村水库边,以木构架空方式最小干预融入生态环境,连接农耕生活与自然景观。建筑顺应堤埂肌理展开,东望稻田,西依凤凰山,南临水库,形成“三面环景”的开放格局。设计保留原生植物与田埂,抬升平台适应水位变化,并以曲线屋顶呼应地形。建筑以堤埂为路径延展,在曲线中形成无柱通高空间,引导视线穿越群山与水面,使乡村公共空间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在地性与精神归属。
摄影© 存在建筑 项目完整介绍可点击下方青年建筑文章链接: 03. 杭州水榭书店 紋建筑
原本封闭、错综的办公楼结构,在此次改造中被彻底打开重组,转化为与湿地景观深度交融的公共书店。设计通过拆除围护墙体、引入木梁与“书梁”结构,在柱列之间构建起水平与垂直交错的空间秩序。西南角的“书塔”垂直嵌套,提供层层坐读场所;东南角则下沉为“水榭”,以坡顶和台阶呼应湿地地貌。披檐、折窗、玻璃界面共同构成多层次的自然介面,让人在水光林影之间,获得与书籍、建筑与自然的三重对话体验。
摄影© 陈颢 项目完整介绍可点击下方青年建筑文章链接: 04. 桂林马海村文化馆 北京九七华夏文旅集团有限公司此间工作室 +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间架工作室
马海村综合文化馆位于广西桂林龙胜的壮族聚居地,原址为一座村小学。项目在保留原地形肌理的基础上,借用当地“间架”木构体系重构建筑逻辑,以钢结构与工业化竹材结合构建新“民居变体”。建筑体量、比例、坡屋顶形式均与聚落协调,内部设置阅读、展示、集会与休闲等空间,成为村庄的新公共客厅。设计强调环境连续性与地域适应性,采用被动式通风遮阳策略,回应气候,延续建构传统。项目也为竹资源的现代建筑应用提供了示范路径。
摄影© 侯博文 项目完整介绍可点击下方青年建筑文章链接: 05. 贵阳阿云朵仓公共艺术空间 一树建筑工作室
阿云朵仓项目位于贵阳,是一座由建筑师与艺术社群共同参与设计的公共艺术建筑群。以“我们的理想之地”为愿景,三座雕塑性空间——洗马书苑、银杏礼堂与大利戏台——被嵌入自然地貌之中,呼应水、天与星辰。它们以溶洞般的几何体量、尖拱结构和多孔石材呈现流动的光影与空间关系,在书籍、表演与冥想之间建立起精神对话。建筑不再是封闭体量,而是激发社群互动与自然感知的诗性容器。
摄影© Zhang Chao 项目完整介绍可点击下方青年建筑文章链接: 06. 大理理想邦 J STUDIO 捷仕建筑
十年间,大理理想邦从洱海东岸的一片荒地,成长为现象级文旅聚落。项目以“聚落美学”为核心理念,融合山地地形与文化生活,打造出既可分割销售、又具持续运营力的文旅社区。多个精品酒店集群高密度分布,形成多元差异化的度假体验,长期维持高入住率与高房价。同时配套非遗馆、文化广场、花园大道等公共空间,实现设计、流量与运营的良性循环。
项目完整介绍可点击下方青年建筑文章链接: 07. 大理无量山飞鸟美术馆 孔祥伟工作室
飞鸟美术馆坐落于大理南涧凤凰山茶园之中,以“候鸟迁徙”为灵感,通过轻盈的钢结构在废置咖啡馆上加建,形成面向山谷的尖顶空间,仿佛振翅的飞鸟悬停山林。建筑既是无量山候鸟摄影展的展馆,也是茶园文旅综合体的文化核心。通透的立面引入山景鸟影,让自然成为展览的一部分,模糊室内外边界,营造出与生态共鸣的观展体验。美术馆将生态保护与艺术展示融合为一,为山谷注入一处精神性文化地标。
摄影©直译建筑摄影 项目完整介绍可点击下方青年建筑文章链接: 08. 开沅书院 华中师范大学严胜学&EMD涌现设计
在湖州南浔荻港古村,开沅书院不仅是一座纪念建筑,更是一幅以章开沅先生精神为题的空间长卷。设计团队以“远航之轮”为意象,将书院化作驶向史学浩海的巨轮,回应章老“史学是永无止境的远航”之言;其建筑群落错落有致、屋顶曲线如山,遥望恍若赵孟頫笔下的“吴兴清远图”,融纪念性与地域性于一体。书院依托章老祖宅“清芬堂”旧址展开,以传统多进院落布局串联纪念馆、藏书楼、学术中心等空间,通过现代材料与细腻叙事,重构历史记忆与文化共鸣。这里既承载着历史的厚度,又激活古村文化的新生,是地方人文复兴的重要节点,也是公共记忆与空间艺术深度融合的当代表达。
摄影团队:此间文化赵奕龙 、EMD涌现设计 项目完整介绍可点击下方青年建筑文章链接: 09. 台北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行大楼 潘冀联合建筑师事务所 JJP
项目坐落于台北市核心交汇点,由 JJP 历经十年设计与研究建成,回应企业总部的复合诉求。受风水格局与城市界面影响,建筑采用“一个核心筒+斜肋结构”系统,提升空间效率并强化几何形象。外立面引入高性能金属网膜玻璃,结合自研模拟系统与实物测试,实现节能与视觉透明性的平衡。不同幕墙区分对热负荷与隐私响应,构建出兼顾光影、通透与舒适的办公体验。建筑底层以骑楼与口袋公园延展城市公共界面,高层则设空中花园与环道,体现企业对员工福祉与城市共享的关注,成为可持续金融建筑的标志性样本。
摄影©YHLAA、JJP 项目完整介绍可点击下方青年建筑文章链接: 10. 烟台越美术馆+悦马术馆 北京超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Jin Weiqi 越美术馆与悦马术馆位于烟台城市科技职业学院,建筑面积约4500平方米,将马术馆与美术馆融合为一体,既提供国际标准的室内马术场地,也设有当代艺术展厅、教育工坊与驻地创作空间。建筑形态源自马厩与美术馆的空间意象,以朴实钢结构搭配错落院落与出挑窗景,激发好奇与交流。项目回应校园多样化生活需求,也成为青年文化的社区中心,连接艺术、体育与教育理想,打造兼具动静之美的复合场域。
© Jin Weiqi
© Jin Weiqi © Huang Shaoli
© Huang Shaol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