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谷粉丝 |
2025-08-30 09:26 |

你可能已经去过深圳科技馆新馆,也听说它由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操刀设计,成为深圳又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标。 但很少有人知道,在确定最终方案之前,还曾有一场激烈的国际竞赛,马岩松带领的MAD建筑事务所提交的设计,同样令人眼前一亮。 当时共有74家机构参与竞标,最终5家单位进入最后一轮,MAD的方案名为“麦田飞船・励飞云天”。其核心概念是将科技馆打造成一艘融于自然的“方舟”。 建筑由数个光滑的椭圆体块组合而成,像散落在田野中的不明飞行物,环绕中心圆形中庭呈放射状排布。最特别的是,建筑底部被大面积抬高,让公园的绿地与水流自然穿过,模糊了建筑与环境的界限。 屋顶设计成起伏的草坡,模拟麦田的柔软质感,部分区域还设有圆形草坪供人活动,人们可沿缓坡漫步至屋顶,使建筑本身成为大地景观的一部分。立面色调选用深灰金属材质,配合大弧度的玻璃幕墙,在不同光线下呈现细腻反射,兼顾未来感和人文温度。 室内以中央中庭为轴,串联起“创空间”“智空间”等不同功能区。游走其间,不仅能参观展览,还能透过窗口眺望田园与城市交织的风景。周边搭配蜿蜒水系和黄绿草地,与邻近的地铁翠湖站椭圆站房及远处光明区的山峦楼宇相互呼应,构成自然与都市的有趣对话。 夜晚来时,玻璃幕墙与屋顶灯光渐次亮起,中庭如发光麦田,底部透出暖光,整座建筑仿佛悬浮的灯笼,静谧而科技感十足。 马岩松通过这一设计强调“回归自然,科创未来”的理念,试图让科技馆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承载土地记忆的容器。 虽然最终落地的是扎哈事务所的方案,但MAD这个未实现的构想,依然留给人们许多想象与讨论的空间。
两个方案,你更喜欢哪一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