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ybzxw |
2025-07-13 10:13 |
古汉台是刘邦当年在汉中时的行宫,而拜将坛是刘邦“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拜韩信为大将的古坛场。
事实证明这哥们确实能打,平定三秦,北伐五国(魏、代、燕、赵、齐)。 最后十面埋伏把项羽折腾到乌江边抹了脖子,可惜功臣总是熬不过狡兔死走狗烹的剧本。
立了汉朝十年不到,先是被降为淮阴侯,后来更是直接被吕后处死了,一代英杰就此长逝,但这座拜将坛却长存人间,成为了那段历史的见证。
现在的拜将坛像个个巨型公园,园内立着将军雕像。 六个展馆罗列着汉中家底,二十块门票成了三遗址里唯一收费的地方,逛下来感觉性价比差点意思。
锈迹斑斑的铁栅栏在丁字街南头圈出个水坑,绿藻像油漆一样浮在池面上,这就是西汉三遗址中最后的饮马池了。
两千年前的刘邦骑着马经过这里时,池水应该没这么浑浊吧,史书里“东湖饮马”的豪气,如今被捆在锁链后成了市文物保护牌上的寥寥几行字。
砖墙中还嵌有“神龙能作苍生雨,饮马长怀赤帝风”的清代石刻对联,不过现在赤帝的雄风早被附近夜市的麻辣鸡和热米皮吹散了。
民国三十八年的饮马池 对了,老县志上记载的汉中八景之一的“东塔西影”就在这里,即晴日里东塔塔影落进东湖的样子。 这里的“东塔”也叫“净明寺塔”,位于东关街道塔尔巷东塔小学内,说是南宋庆元年间盖的。原本十三层高,现在塌剩十一层,16.5米高。
塔底方砖围起来快四米宽,门洞早已封死了。 这塔学的是唐塔的样,方方正正,檐角起得敦实,2013年拿的第七批“国保”,比前面所说的西汉哥仨儿还金贵。
勉县武侯祠 提起武侯祠,大部分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准是成都那个。 但全国前前后后修了十四座,就算塌了一半,现在还有七座杵着,分别在:成都、陕西勉县、河南南阳、湖北襄樊古隆中、重庆奉节白帝城、云南保山以及甘肃礼县祁山。
成都武侯祠 这里头,陕西汉中勉县那座有点特别。 因为它是唯一一个由皇帝(后主刘禅)亲自拍板,朝廷掏钱盖的官方武侯祠,比成都那个早了几十年,所以说它是“天下第一武侯祠”也不为过。
勉县武侯祠 而名气最大的成都武侯祠呢,本来其实是给刘备修的“汉昭烈庙”。 到了南北朝那会儿,才把诸葛亮的祠堂塞进去,搞了个君臣合祀,这地方能火,主要沾了成都当过蜀汉都城的光,地盘大,名气自然响。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最早不直接搁成都给诸葛亮盖庙? 一来是因为汉朝的礼法——即大臣不能在京城立庙,诸葛亮再牛也是臣子,要是在都城成都给他单独立祠,就有点僭越了,所谓“逼宗庙,渎而无典”是也。
二来呢,可能也有点政治考量,诸葛亮作为权臣辅佐刘禅多年。 刘禅亲政后,大概也想通过限制祭祀这种方式,稍微平衡一下君臣关系,强调一下谁是老大。
所以最后,这唯一官方认证的武侯祠,没放成都,选在了诸葛亮北伐大本营—汉中定军山脚下的武侯坪,离他埋骨的地方(武侯墓)也近。
目前门票是50元,学生老人半价,另外也有70元套票的选择。 其中包含马超墓、冷兵器博物馆、天下武侯祠展览馆、郡丞府几个景点。
至于怎么去,从汉中汽车站上车,车票11块钱,晃悠一小时到勉县28路口。 想省钱就溜达几百米挤3路公交,嫌累直接打车到诸葛古镇,祠堂在那,武侯墓在江对面。
建筑是明清老底子,三十多座殿宇沿中轴线铺开, 该有的山门、牌楼、大殿全在,目前是第七批国保单位。
院子里有三十五棵古树,九十一通古碑,最牛的当属唐代元锡立的碑文。 还有嘉庆皇帝手书“忠贯云霄”四个字挂在殿上,世界唯一一棵400余年古旱莲更是值得一看。
武侯墓 武侯墓位于汉江对岸的定军山脚下,从诸葛古镇打车过去十来分钟就能到,比起“国七”武侯祠,这处武侯墓则是更为靠前的“国四”。
公元234年秋,诸葛亮带着北伐未竟的遗憾死在五丈原。 灵柩最终归葬这处选址,墓前的五十四株柏树是刘禅下诏栽植的,每棵对应丞相在世的年岁。
明朝正德年间人们另建新祠,原址才正式更名为武侯墓,后来陕西按察使和果亲王先后在墓旁立碑,嘉庆光绪年间都进行过翻修。
如今的墓园占地24万平方米,建筑沿中轴线次第铺开。 山门、拜殿到大殿都严格对称,唯有钟鼓楼位置调转,晨钟暮鼓的方位倒置,说是寄托着丞相北伐的执念。
主墓造型像倒扣的米斗,四米高的封土堆围着一圈汉白玉栏。 石板上刻着三十五幅生平画卷,仔细看墓穴走向,头朝西脚向东,大约是朝着成都的方向。
山脚下还曾葬着老将黄忠,不过他的墓在清朝迁到成都后又毁于动荡年代。 倒是山脚下那场定军山之战被写进了京剧,在胶片时代成为中国的第一部电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