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ybzxw |
2025-07-03 07:30 |
提起广东的城市,大多人舌头一滚就吐出深圳,广州这些金光闪闪的名号。 但在那18万平方公里的地界上,还蹲着好些个不声不响,但挺有料的地方。
肇庆 比如端坐在珠三角西侧的肇庆,说起来,它给大半个中国都供过墨水—端砚,中国四大名砚的头把交椅,就产在这儿。
隋唐开始(589年),这儿叫端州,那位被后世奉为青天的包拯包大人,曾在这儿主政三年,留下过“岁满不持一砚归”的清廉。
北宋时候(1118年),这儿升格成肇庆府。 为啥改这名?因为宋徽宗赵佶没当皇帝前,封地就在端州,而“肇庆”就是吉庆从这里开始的意思。
宋徽宗赵佶 明清那会儿更风光,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两广总督府从广西梧州搬到了肇庆,直到清朝乾隆十一年(1746年)才搬去广州。
算下来整整182年,肇庆就是两广这片地界上政治和军事的中心。 等到崇祯吊死煤山,朱家残部还在肇庆城头硬挺了十几年南明旗号。
肇庆也是中西最早碰头的地方之一。 四百多年前,一位名叫利玛窦的意大利人在这,第一次用中国话向中国人展示了世界地图和自鸣钟的奥秘。
利玛窦 肇庆怎么玩? 肇庆在广东中西部,东边贴着佛山和江门,西南挨着云浮,西北靠广西梧州贺州,北边和清远搭界。
这地方划了三个区四个县,代管了一个县级市,鼎湖区背着七星岩,山色养眼,高要区厂房密布,工业味重。
而端州区是心脏地带,市政府在那儿,七星岩、骑楼街、宋城墙这些景点全扎堆边上,游客直接住这儿就行了。
火车站这里有三个:①肇庆站,②肇庆东站,③鼎湖东站 肇庆站在市区,普铁和城际都在此交汇,跳上公交坐几站就能到七星岩牌坊,至于鼎湖东和肇庆东两个站,都在永安镇郊外,离城区二十多公里地。
肇庆东站是高铁大站,贵广、南广两条干线在这交会。 从广州南过来四十分钟,深圳北也就个把钟头,珠三角打工人周末来溜达很是方便。
旁边鼎湖东站主要就是城际动车,如果你买票买到了肇庆东站,就可以通过鼎湖东站换乘至肇庆站,半小时就能晃到市区。
一,山水肇庆 肇庆山水风景方面主要有“城外鼎湖山,城内七星岩”两大绿色王牌。 鼎湖山在肇庆东北角,离市区18公里路,可以直接从市区坐205/204路公交,一个小时就能抵达。
广东人把惠州罗浮山、韶关丹霞山、佛山西樵山和鼎湖山并称四大名山。 十来座山头凑在一起,凑出个总面积11.33平方公里的地界,主峰鸡笼尖顶标着1000.3米海拔,虽然没想象中高,但在岭南算够用了。
这地方挨着城郊,却硬生生长着片原始次生林。 地球上北回归线穿过的地方大都是戈壁滩,唯这里有绿色植被覆盖,因此还被誉为“北回归线带上的绿宝石”。
1956年鼎湖山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子里每立方厘米空气能测出十几万个负氧离子。 当然这些数据咱也看不懂,关键是站在山里确实吸一口气比别处通透。
二就是这城里的七星岩了。 肇庆七星岩和桂林七星岩撞了名,但都是喀斯特的老手艺,七座石灰岩山头排成北斗阵,江湖上管这叫作“岭南第一奇峰”。
桂林七星公园 比起桂林那位老哥,肇庆的七星岩讨巧,七座峰稳稳当当地戳在六百公顷的湖面上,山水互照,倒显得更活泛。
另外这里还产“朱砂之友”—白端砚的料子,早年间挖得挺欢,但近年要护着矿脉和山水,官方基本停止了开采。
门票单买70,建议买星湖年卡100,七星岩和鼎湖山均可用。 景区8:00开门,晚上七点后免费进,这是知识点,拿笔记好。
景区分为东西南北四个门,自驾的兄弟北门进北门出,停车场管够。 要是打车来的散客,建议北门进南出,临了还能瞅一眼星湖博物馆 ,虽然也没多少干货。
除了看山看水,这里还藏着国家级(国五)的宝贝——五百多件摩崖石刻,官方说它是中国南方最横的碑林。
唐朝开元十五年(727年), 李邕的《端州石室记》算是开山鼻祖。 后来宋元明清到民国,名人就没断过档,像是包拯、周敦颐,俞大猷这些狠人,甚至朱老总、叶帅都来题过石壁。
二,人文肇庆 作为广东八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城墙的厚重与沧桑,正是这座城市作为“岭南首府”那段辉煌岁月的无言见证。 它提醒着每一位到访者,肇庆并非只是山水之城,它的血脉里还流淌着厚重的历史权柄。
丽谯楼 端州区城中路上杵着个挺完整的古城门,门前就是大马路,车来车往的,参观很方便。
这楼最早叫御书楼。 宋徽宗赵佶曾为端王,端州是他的封地,他当上皇帝后,就把端州升格成肇庆府。 为了供着他亲笔题的“肇庆府”仨字儿,1118年官府在衙门前垒了个高台盖了这楼。
明天顺六年(1462年),郡守黄瑜重建,改名叫丽谯楼。 再后来,1646年11月,明朝的桂王朱由榔把肇庆当临时首都,登基当了南明皇帝,楼也跟着升级叫“永明宫”。
朱由榔是万历的孙子,崇祯的堂弟,在南明几个皇帝里在位最久。 手底下能打的将军不少,一度还真把两广、湖南、广西、江西一些地方打回来了,可惜自己人斗得厉害,功败垂成。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朱由榔兵败逃往缅甸、可转眼就被追进缅甸的吴三桂给抓了,次年被缢杀,南明最后一个摊子彻底散架。
朱由榔 他死的地方在云南昆明的篦子坡,因为这事儿,昆明人后来直接叫它“逼死坡”。 1912年辛亥革命后,蔡锷以当地百姓名义立了块“明永历帝殉国处”的碑,现在翠湖公园附近能找到,朱由榔本人则葬在贵州都匀的永历陵。
丽谯楼后面有个肇庆府署遗址公园,那里曾是宋朝端州核心办公区。 包拯包大人在这儿待过三年,政绩十分不错,如今园子里蹲着两头明朝衙门传下来的石狮子,算是当年的见证。
穿过遗址公园就是披云楼和宋城墙。 披云楼始建于北宋年间,当时作为瞭望台标配,原本三层的土木结构,现在看到是八 九年参考滕王阁,黄鹤楼重修的样式。
倒是脚底下绵延的宋代城墙不掺水,正经第五批国保单位,北靠七星岩,南面西江水。 目前是广东省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墙,从宋代的青灰条砖到民国的糙土砖,在这里都能找到。
肇庆博物馆 肇庆博物馆就杵在市中心宋城墙边上,位置相当方便。 这地方不要钱不用预约,到了门口,工作人员会提醒你刷身份证进去。
负一楼摆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主要讲肇庆的历史,分成四块儿:什么原始人、汉越文化、州府衙门故事、两广总督风云,干货塞得满满当当。
但毕竟只是国家二级博物馆,镇场子的国宝不多,但仔细转悠总能逮着惊喜。 比如四百年前,中西文化交流第一人利玛窦首站抵肇庆后,带领工匠制造的中国第一台机械自鸣钟。
再比如一方南明永历二年(1648年)“肇庆卫指挥使司经历司之印”款篆书朱文铜把印,这是南明在肇庆建立的佐证。
梅庵 城西的梅庵在岭南古建里算是活化石级别的存在了。 北宋至道年间,智远和尚在这起了一座寺庙, 专为纪念南禅六祖惠能,起因是几十年前那位广东云游僧人路过端州时,在城西山坡上随手种了几株梅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