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1990年央视春晚,朱时茂上台两分钟修四次道具,差点酿成事故 [15P] --]

武当休闲山庄 -> 无奇不有 -> 1990年央视春晚,朱时茂上台两分钟修四次道具,差点酿成事故 [15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527801728 2025-06-29 23:05



作为国内历年来的传统节目,提起春晚这个词,很多人现在都觉得已经变了味,原因无他,当初在春晚上登台献艺的,基本都是老艺术家,而且种类也很丰富,尤其是小品,更是每年的招牌主力,虽然每年上春晚的小品演员有很多,可要论起艺术成就,最高的还要数两位,赵本山和陈佩斯



有人说:陈佩斯开创了小品这项艺术,而赵本山则把他带向了巅峰

其实这句话有些歧义,巅峰时期的陈佩斯,比赵本山更加出色,尤其是在和朱时茂搭档后,两人创作了很多经典的小品段子,从1984年开始,陈佩斯和朱时茂就年年出现在春晚舞台上,直到1998年才退出,巧合的是,就在1一年后,赵本山才凭借作品《昨天、今天、明天》,彻底打开人气



到目前为止,陈佩斯和朱时茂公认最经典的一段小品,就是《主角与配角》

而当初创作这段小品的经历也很有意思,朱时茂在转型演小品之前,是一位影视演员,尤其是电影《牧马人》,是他的代表作品,那时候的朱时茂浓眉大眼,跟陈佩斯合作,反差尤其明显,两个人演戏的时候,陈佩斯总是被安排反派,两人一合计,就把这件事写成了段子



不过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当年《主角与配角》可是差点被春晚的导演裁掉,原因是有审核员觉得,这部作品拉低了我们军人的形象,为了保险起见,《主角与配角》第一次演出是在北京军区,得到了满堂喝彩,经过军区领导的点头之后,这部作品才登上了舞台



即便是这样,当年表演小品的时候,也是意外频发,甚至因为道具断裂,差点造成舞台事故,其实当年大部分看这段表演的时候,都觉得很自然,没有什么意外,但很少有人注意,朱时茂在舞台上表演的时,还一心二用,修了3次道具



很多细心的人应该都注意到了,朱时茂在最开始穿军装的时候,身上背了一把道具枪,在原本的剧情里,这把枪是一直背在他身上的,直到陈佩斯要求交换角色,才脱下来



可没想到中途出了意外,朱时茂在演戏拔枪的时候,意外发现枪带老化断裂,但此时表演不能停,所以他立刻用手捂住了枪套



陈佩斯上台后,对着观众鞠躬作揖,朱时茂这才有空去修理



但因为时间太短,根本接不上,只把手背在身后,防止观众看出来



本来只是一个道具,坏了也就坏了,但问题是在后面的剧本里,陈佩斯也要用到这把枪,而且还有不少动作,朱时茂只能一遍说台词,一遍继续修理道具



正常情况下,修理好一个道具的时间也就几秒钟不到,但难就难在朱时茂是在表演,表情、台词都不能有任何异样,否则就是舞台事故,所以这个道具,朱时茂修了整整两分钟



第三次修理失败后,朱时茂彻底放弃了把枪带复原,只能把两段断掉的道具系在一起,看过这段镜头的人都知道,朱时茂在表演的时候,手里有一个明显的用力动作



修理好道具后,朱时茂把枪放在了桌子上,准备和陈佩斯换衣服,最后还接着这个空隙,又仔细检查了一下



结果没想到的是,陈佩斯穿上主角的服装后,跨上枪带,因为绳子太短,结果高度到了胸前,反而是把自己的形象映衬的更滑稽了,成为了一大经典镜头



演出结束之后,台下的陈佩斯和朱时茂都长长舒了口气,甚至时隔多年后,陈佩斯再提起这段经历,对朱时茂在舞台上的表现都接连竖大拇指



其实作者个人来看,《主角与配角》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剧本和剧情的精妙,还在于演员们在舞台上出色的临场发挥,能够在春晚这么重要的场合,不到一心二用,不耽误表演,还能巧妙的修复道具,这跟陈佩斯与朱时茂多年积累的经验是分不开的

不知在座各位最喜欢朱时茂和陈佩斯的哪段小品呢?

jjybzxw 2025-06-29 23:31
春晚小品的艺术成就与经典之作

春晚作为中国每年的传统节目,承载了无数观众的美好回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觉得春晚已经变了味。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当初在春晚上登台献艺的大多是老艺术家,节目种类丰富,尤其是小品,更是每年的招牌主力。提到小品,不得不提两位艺术成就极高的演员:赵本山和陈佩斯。

陈佩斯与朱时茂:小品的开创者

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合作堪称经典。从1984年开始,他们年年出现在春晚舞台上,直到1998年才退出。两人合作的小品段子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深受观众喜爱。尤其是《主角与配角》,被认为是他们最经典的一段小品。

《主角与配角》的创作背景

《主角与配角》的创作背景非常有趣。朱时茂在转型演小品之前,是一位影视演员,尤其是电影《牧马人》是他的代表作品。那时候的朱时茂浓眉大眼,与陈佩斯合作时,反差尤其明显。两人在演戏时,陈佩斯总是被安排演反派角色。于是,他们一合计,就把这件事写成了段子。

节目的险些被裁

《主角与配角》在登上春晚舞台之前,差点被导演裁掉。原因是有些审核员认为这部作品拉低了军人的形象。为了保险起见,《主角与配角》第一次演出是在北京军区,得到了满堂喝彩。经过军区领导的点头之后,这部作品才得以登上春晚舞台。

表演中的意外与临场发挥

在表演《主角与配角》时,意外频发。特别是道具枪带的断裂,差点造成舞台事故。朱时茂在表演过程中,一边说台词,一边修理道具,表现出了极高的临场应变能力。这种一心二用的能力,不仅没有影响表演效果,反而成为了节目的一大亮点。

陈佩斯与朱时茂的合作默契

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合作默契是他们成功的关键。两人在舞台上的表现,不仅展现了他们高超的演技,更体现了他们多年积累的经验和临场应变能力。正是这种默契和专业精神,使得《主角与配角》成为了春晚历史上的经典之作。

观众的反响与评价

《主角与配角》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剧本和剧情的精妙,还在于演员们在舞台上的出色表现。很多观众在观看这段表演时,都被他们的临场发挥所折服。即使是在道具出现问题的情况下,两人依然能够保持表演的连贯性和幽默感,这种专业精神值得称赞。

结语

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合作,为中国的小品艺术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经典之作《主角与配角》,不仅展现了他们的高超演技和临场应变能力,更体现了他们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希望未来的春晚舞台上,能够出现更多像陈佩斯和朱时茂这样的优秀演员,为观众带来更多的欢笑和感动。

不知各位观众最喜欢朱时茂和陈佩斯的哪段小品呢?欢迎分享你的看法和回忆。

姜谷粉丝 2025-06-30 07:35
1990年央视春晚朱时茂修道具事件
事件背景
1990年央视春晚,朱时茂与陈佩斯表演小品《主角与配角》,该作品创作灵感源于两人不同经历及日常聊天,不过在上春晚前夕曾险些被裁,因春晚审核导演认为作品有意拉低八路军形象,后经在北京军区慰问晚会排练并获军区领导认可,才得以登上春晚舞台。

道具损坏情况
在小品进行到3分钟左右时,朱时茂由于拔枪的动作幅度问题扯断了上场时所背的牛皮枪带。发现情况后,他立刻用手捂住枪套表演。随着表演推进,在陈佩斯与观众对台词期间,朱时茂多次尝试修理道具。

四次修理过程
第一次修理:陈佩斯上场按剧本向观众作揖时,朱时茂第一次低头修理道具,但因时间问题,道具未修理好,他只能一直用手拿着枪套进行表演。
第二次修理:在剧本中后段有换装桥段,枪套很重要,所以在陈佩斯与观众对台词期间,朱时茂第二次对道具进行修理。可惜时间间隔太短,他还要为伙伴配词,只能一边拿道具一边做表情和动作。
第三次修理:两人对台词期间,朱时茂再次低头修理,原本想修好道具可能只需几秒钟,但限于舞台上大幅度动作会引起观众注意,其表情不能有变化,第三次修理仍失败,朱时茂无奈将枪套背身拿在手里。
第四次修理:当小品进行到第5分钟后,朱时茂放弃了修理想法,将断掉的枪带系在一起,细心的人能发现他手里有明显拉扯动作。节目进行到中后段,两人更换服装后,朱时茂还借拿打火机的理由,再次确认道具是否安全
结果及影响
虽然修好的袋子比原来短了一截,但这反而让陈佩斯的角色形象显得更加风趣幽默,成就了一部经典小品。这次意外情况靠两人的临场反应救场,避免了舞台事故的发生。朱时茂回忆在排练和预演时都未出现袋子断裂情况,正式演出却毫无预兆地断了,而这背后的意外也成为该作品成为经典的因素之一



查看完整版本: [-- 1990年央视春晚,朱时茂上台两分钟修四次道具,差点酿成事故 [15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