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ybzxw |
2025-06-28 10:00 |
人们总说《藏海传》圆了《盗墓笔记》的坑,这真假暂且不论,却让北国的一座山一次又一次闯入进入人们的视野。 《藏海传》开头第一集出现的封禅台以及东夏王陵,是后来汪藏海建立云顶天宫的基础,而这一切都发生在吉林的长白山。 那么,中国的长白山到底有什么秘密? 《藏海传》中的东国真的存在吗? 为什么长白山会被中国某些朝代封禁,视为禁山呢?
封禅台 电视剧《藏海传》剧照 这一切和( )有关? (阅读完全文你就知道了) 神山何在? 欧亚东缘的地质丰碑 长白山位于欧亚大陆东缘的最高山系,毗邻中国与朝鲜边界。从地球板块视角看,它坐落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造山带,主要由火山地貌、构造侵蚀地貌和流水地貌构成。 “长白山山色千重秀,天池水波万顷蓝”,在长白山的群山环绕之中,一滩天蓝色的水池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这便是长白山天池。而《盗墓笔记》中云顶天宫之上的那一汪碧绿,本质上不过是地壳运动的伟大造物。
长白山 包图网 据记载,长白山最早的喷发可追溯到约200万~300万年前的第四纪,这次喷发形成了长白山天池底部的火山通道。 此后,在60万年、30万年、20万年、8万年前,以及较近的946年、1597年、1668年和1702年都发生过喷发。特别是约1000多年前的“大喷发”,是现代历史2000年内规模最大的火山喷发,具有重要的国际科学研究意义。
长白山火山群位置图 长白山天池火山第四纪典型喷发—改造事件过程和数值模拟 那场喷发后,火山物质顺着风直接飘到了1200公里外的日本北部。喷发后,长白山上形成了一个约4.5公里宽、1公里深的火山喷口,后来被水填满,才形成了我们如今看到的天池。
长白山 包图网 透过天池我们看到了长白山的最引人注目的一角,而长白山的魅力不仅如此。若将一座山的形成原因归纳,那或许是:地壳运动、气候、人文历史三个原因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如今的东北第一山。
中国东北区域的地图 地图上的旅行 设计 袁佳利 若将东北地区铺展开来,可以发现东北的构成,可以分为“白山黑水”,而白山也就是长白山,若将长白山进行定义,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长白山彩林 包图网 狭义的长白山指的更多是长白山的主峰与主脉,而广义的长白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朝界山”,是一座延绵1300多公里的山系,北起乌苏里江畔的完达山,南抵渤海之滨千山余脉的老铁山。 《山海经》里,她叫“不咸山”,洁白的山体像盐一样洁净。《后汉书·东夷列传》中她叫“单单大岭”“单单”二字,与满语中的“珊延”相近。而珊延大岭,也是白色大山的意思。从历史的轨迹回顾,长白山自古以来都是白色的大山,而洁白的代表色也是独特的气候所造就。
长白山空中全貌 长白山文旅 高海拔遇见温带大陆性山地气候, 又处在日本暖湿气流与西伯利亚的寒流的相遇带, 使这里全年降水量达到了700~1400mm, 又加上高寒与雨水的结合, 让全年雨雪充沛,
长白山冬季天池结冰的状态 吉林发布 因此这里冬季漫长凛冽, 积雪期最长能够达到9个月之久。 就算长年封冻, 也无法封冻植物的律动。 短暂的夏季到来, 冰雪融水从云顶之巅流下, 形成一道又一道的跌水瀑布。 向山野奔赴 开启追随瀑布的脚步
绿渊潭 吉林旅游广播 长白瀑布 包图网 他们可以是长白瀑布、 锦江瀑布、绿渊滩瀑布…… 而瀑布随着河道不断向下,回转流淌,形成河流,形成图们江、鸭绿江、松花江,最后灌溉广大的东北黑土地以及千千万万的生灵。也是在《东三省纪略》中将长白山称为万水源。
起雾的长白山天池 长白山发布 而从人文历史上看, 长白山作为中国满族文化的发祥圣地, 其神圣地位 深深植根于民族起源的历史脉络之中。
萨满祭祀 四川民俗传承与创新科普基地 据《左传》《国语》等典籍记载,早在周代便有肃慎人以“楛矢石弩”闻名中原并世居于此的明确记载,这种对长白山的原始崇拜经后世不断强化,最终在清代被敕封为“龙兴之地”,确立了“神山”“圣山”的双重神圣地位,形成岁时祭祀的礼制传统。 这片土地不仅是满族先民的精神原乡,更见证了自先秦至辽金时期肃慎、高句丽、渤海、契丹、女真等27个民族在此聚居交融的历史图景——高句丽时期的山地梯田农耕文明、肃慎-女真系传统的渔猎文化、契丹蒙古带来的游牧遗风在此交织碰撞,共同孕育出独具特色的东北亚文明形态。 时至今日,长白山仍以其保存完好的萨满祭祀仪式、满语方言、渔猎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作为三江源头的自然圣境,延续着“天人合一”的东方生态智慧,成为研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活态样本与东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永恒摇篮。 藏海传中的冬夏王国 真的存在吗? 当长白山的雪线在岁月中更迭,这座巍峨的神山始终见证着东北亚大地的政权兴衰与文明演进。 从蒲鲜万奴建立的东夏国到清王朝将其奉为“龙兴之地”,历史的尘埃与神话的光晕在此交织——而近年长白山的旅游热潮,除了绝美的自然景观,更离不开电视剧《臧海传》、南派三叔《盗墓笔记》中“东夏古国的神秘传说”的文学想象。
长白山的十年之约 长白山发布 小说里虚构的“万奴王”,其原型或许正是现实中割据称王的金国将领蒲鲜万奴,这种历史与文学的奇妙互文,让长白山从地理坐标升华为民族精神的图腾。 东夏国的兴亡: 13世纪初,金与元的战火燃遍北方,金朝将领蒲鲜万奴在乱世中割据自立。1215年,他于金东京(今辽宁辽阳)称天王,建国“大真”,后改国号“东夏”,定都开元城,疆域一度东至日本海、北抵黑龙江,盛极一时。
东夏国印 鹤岗图书馆 但在1233年,蒙古大军以“城坚如铁”之势终破南京(今吉林延吉一带)的攻势,俘获蒲鲜万奴,这个仅存十九年的政权就此湮灭于历史洪流。 但《盗墓笔记》却将其疆域内的长白山腹地幻化为“云顶天宫”,让蒲鲜万奴的历史身影在文学叙事中获得永生。 这种虚构并非空穴来风,长白山自古都是人们所向往的神山,在文学史册中早已埋下伏笔。 神山封山封号: 从民族信仰到王朝礼制的升格 契丹与女真定鼎中原后,长白山的神圣性被纳入政权合法性建构。 《契丹国志》记载其“禽兽皆白”的祥瑞,金世宗更于1172年册封长白山为“兴国灵应王”,在《封长白山为灵应王册文》中直言“载我金德”,将山魂与国祚紧密捆绑。
长白山 包图网 至清代,满族人将长白山尊为族源圣地。 康熙皇帝亲撰《泰山龙脉论》,提出“泰山之龙,发脉长白”,以地理考据将长白山抬升至“五岳之宗”的地位。 1682年,他率群臣在松花江畔“望秩长白山,行三跪九叩礼”,使神山崇拜正式纳入皇家封禅礼制,成为“君权神授”的象征。 朝鲜《新增东国舆地胜览》中记载的女真“奉之为神山”,至此演变为跨越民族的国家信仰。
日落下的长白山 长白山发布 当《藏海传》的镜头扫过长白山的雪顶,封禅台的残垣与东夏王陵的虚构场景在银幕上交织,观众很难分清哪些是历史的尘埃,哪些是文学的想象。 但恰恰是这种模糊性,构成了长白山最迷人的特质——它既是欧亚板块碰撞出的地质奇迹,拥有200万年来火山喷发塑造的天池奇观;也是被《山海经》称为“不咸山”的文化符号。 长白山的魅力,源于自然奇迹、历史烟云与文学想象的永恒交融,让这座“东北第一山”始终以沉默而磅礴的姿态,诉说着大地与文明的无尽奥秘。 参考文献: [1]于红梅,许建东,赵谊.长白山天池火山千年大喷发空降碎屑物的数值模拟[J].地震地质, 2007, 29(3):13.DOI:10.3969/j.issn.0253-4967.2007.03.008. [2]苏晓轶,顾国辉,盘晓东,等.长白山天池火山温泉群附近含碳气体通量特征[J].防灾减灾学报, 2025(1). [3]高宇.《契丹国志》研究[M]. 2012. [4]张绍维,李莲.东夏年号的研究[J].史学集刊, 1983(3):10. [5]蒋铁生;吕继祥.康熙《泰山山脉自长白山来》一文的历史学解读[J].社会科学战线, 2008(6). 本文由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两微一网”综合整理 部分图源网络仅供分享 如侵删 一审:袁佳利 二审:鲍港 三审:张翼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