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俄罗斯被广泛认为是一个具有强大战斗精神的民族。历史上每当欧洲出现霸主,崛起于西欧之时,往往在俄国的广袤土地上遭遇惨痛失败。1812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拿破仑率领近60万大军进军俄罗斯,1941年,德意志帝国的元首希特勒也动员了超过100万精锐部队对俄展开进攻。他们的准备工作看似完备,却都在俄罗斯遭遇了重创,难道说这个战斗民族真的是无敌的吗?深入分析拿破仑与希特勒在俄国战役失利的原因。
第一:严酷的气候条件

在两次远征俄罗斯之前,法国和德国均做了详尽的规划,配备了先进的攻城武器和快速机动的坦克,专门为应对俄国环境的训练也毫不放松。拿破仑曾召集60万兵马,在俄国边境开展行动,而希特勒则更是达到100万人之多。他们均认为迅速征服俄罗斯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他们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低估了俄罗斯严寒的气候。虽然双方一路进发直抵莫斯科,却在入冬后备受严寒的侵袭,缺乏棉衣等保暖装备,使得战士们十分脆弱。在这样的情况下,俄军趁机展开反攻,导致了两位统帅的惨败。

第二:辽阔的国土与漫长的补给线
从法国巴黎到俄罗斯莫斯科的距离接近3200公里,而从柏林到莫斯科的距离则约为2200公里。虽然今天坐火车只需几个小时,但想象一下,长长的补给线拉得如此遥远,前线士兵所需的弹药和物资均依赖铁路和汽车运输,补给的困难显而易见。拿破仑和希特勒一开始抱有“以战养战”的幻想,然而,在俄罗斯,严苛的焦土政策摧毁了敌军的一切生存资源,粮草被尽数焚烧,无法在恶劣的条件下维持士兵的温暖与供给,弹药和物资的短缺无疑增加了他们的失败几率。
第三:外交策略失误 加剧敌对联盟
无论是德国还是法国,他们都犯下了雄心勃勃的共同毛病,试图单靠自己一国的力量称霸整个欧洲。拿破仑不仅身兼意大利国王、莱茵邦联的保护者、瑞士联邦的调解者,内心却依然渴望远征俄罗斯,同时也希望通过封锁英国实现霸权。然而,在他背后,英国的威灵顿公爵不断扰乱其后方,使拿破仑无法将兵力集中进行俄罗斯的远征。希特勒的失败同样是因为在反法西斯联盟的压迫下,寄希望于短期速胜却导致了惨重的代价。在寒冬的掩护下,广袤的国土长久维持着防卫的纵深,最终使得俄罗斯多次击退外敌,赢得了“战斗民族”的美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