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陕西出土一墓志,揭露了1300年前武则天的兽行,史书果然没有骗人[10P] --]

武当休闲山庄 -> 无奇不有 -> 陕西出土一墓志,揭露了1300年前武则天的兽行,史书果然没有骗人[10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huozm32831 2025-05-21 20:37

武则天是如何登上皇帝宝座的?

唐高宗李治有八个儿子,且他们都顺利长大成人,没有一个早夭。从表面看,这样一个庞大的继承人群体,似乎意味着李唐皇位稳固,武则天与皇位似乎毫无关联。然而,最终,武则天却成功地夺取了李唐的江山。
民间常说“虎毒不食子”,这是说即便是凶猛的老虎也不会伤害自己的幼崽,用以比喻父母亲对孩子的深情。然而,这句古训放在武则天身上,却显得极为讽刺,充满了不合常理的冷酷。

由于玄武门之变的历史教训,唐朝的太子一直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位。唐高宗李治的第一个太子李忠的母亲不过是宫中一名普通宫女,缺乏外戚的支持。李忠在宫中并没有太大的靠山,因此身处太子之位时,他如同坐在一把锋利的刀尖上,每日都过得如履薄冰。他常常梦见自己被追杀,夜不能寐,身心逐渐疲惫,最后几乎成了神经衰弱的病人。为了避免刺杀,李忠甚至不得不常装扮成女子,企图隐匿行踪。
李忠深知自己的命运难以逆转,却无力逃避即将来临的命运灾难。当武则天的儿子李弘年仅三岁时,武则天便开始着手为儿子谋取未来,暗中指使礼部尚书许敬宗上书李治,要求废除李忠的太子之位。李治原本对李忠并无深厚的感情,他让李忠担任太子,更多的是因为王皇后和长孙无忌的面子。在许敬宗上书后,李治毫不犹豫地废除了李忠,并将李弘立为新的太子。

然而,李忠失去了太子之位后,却依旧未能保全性命。武则天怕李忠将来东山再起,便指使许敬宗将上官仪与李忠勾结谋反的消息散播出去,最终李忠和上官仪都被赐死。李忠的死,确保了李弘的太子位置稳固,但也为武则天种下了隐患。

李弘不仅深得文武百官的爱戴,也因其温文尔雅的个性受到百姓的喜爱。然而,武则天自从尝到了掌权的滋味后,开始产生了更强烈的权力欲望,逐渐将目光投向了李弘的太子之位。她发现,李治有禅位给李弘的打算,这让她愈加担忧。李治曾在祭子文中写道:“朕方欲禅位皇太子,而疾避不起,宜申往命,加以尊名,可谥孝敬皇帝。”此文表明李治早有将皇位传给李弘的打算。

尽管欧阳修和司马光等历史学家都隐晦地指出李弘的死与武则天有关,然而一直未有确凿证据。直到1995年,陕西省考古人员在阎庄的墓地发现了一块墓志铭,才揭示了武则天在太子之死背后的真相。墓志铭中有“缠蚁床而遘祸”的记载,表明阎庄之死并非单纯的意外,而与太子之死密切相关。

李弘的死让武则天的统治更加稳固,她随后立李治的次子李贤为太子。李贤不仅才思敏捷,举止得体,深得百官的赞赏,但这也激起了武则天的猜忌。最终,李贤被武则天以谋逆的罪名流放,后又被丘神绩逼迫自尽。

至于李治的另两个儿子李显和李旦,他们的才智远不及李弘和李贤,因此始终无法威胁到武则天的权力。虽然他们后来都先后继位为皇帝,但最终依然被武则天轻易废除,甚至在她的一念之间,李显和李旦的生命也被掌控。

通过一系列的阴谋与操作,武则天最终一步步走上了皇帝之位,而这一过程充满了无情的权力斗争和残酷的亲情背叛。

姜谷粉丝 2025-05-21 21:39
关于陕西出土墓志揭露武则天行为的考古发现与历史争议,综合搜索结果信息整理如下:

一、关键考古证据
1995年陕西出土的太子李弘家令阎庄墓志显示:

阎庄与太子李弘的死亡时间仅相隔5个月,且墓志记载其「积痗俄侵,缠蚁床而遘祸」,暗示非正常死亡;
墓志中「随鹤版而俱逝」的表述,被解读为阎庄作为太子近臣受牵连致死,与武则天「杀人灭口」的传统记载形成呼应。
二、史书记载的印证
权力斗争背景:《资治通鉴》记载武则天与李弘因「数忤旨,由是失爱于天后」产生矛盾1,李弘曾擅自释放被武则天幽禁的异母姐姐,加剧母子对立;
死亡疑点:李弘24岁突然暴毙,《新唐书》等正史明确记载「天后杀太子弘」,但存在「病逝说」与「弑子说」两种争议。
三、学界争议焦点
支持弑子说的依据:
阎庄墓志的非正常死亡记录;
武则天存在「杀女诬陷王皇后」的前科;
李弘威胁武则天权力交接,其储君身份与武则天的政治野心冲突。
反对弑子说的观点
李弘本就体弱多病,存在肺结核死亡的可能;
武则天当时已掌控朝政,弑子无法带来更大政治收益。
四、墓志的史料价值
此类出土文物提供了三点突破性证据:

死亡时间关联性:近臣与太子的连续性异常死亡;
文字隐晦指控:唐代墓志特有的「春秋笔法」揭示真相;
物证链补强:与《唐会要》记载李弘「暴薨」形成互证。
需注意的是,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证明武则天杀害李弘,但墓志的发现使传统史书记载的可信度显著提升。相关考古成果被陕西省文物局列为唐代政治史研究的重要实物资料,完整研究可参考《唐研究》相关论文及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专题展览说明

jjybzxw 2025-05-21 21:42
这段描述揭示了唐高宗李治的儿子们与武则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武则天如何通过权谋和冷酷的手段最终掌握大权。以下是对这段历史背景的总结和分析:

1. 李治的儿子们:
   - 李治共有八个儿子,但并非所有儿子都有机会继承皇位。在权力斗争中,他们的命运各不相同,有的被废黜,有的被迫自尽,有的则被流放。

2. 武则天的权谋:
   - 武则天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政治操作,逐步削弱了李治儿子们的势力,并最终夺取了皇位。她不仅对政敌毫不留情,甚至对自己的儿子也采取了极端的手段。

3. 李忠的命运:
   - 作为第一个太子,李忠的命运充满了悲剧。他因为缺乏外戚支持和武则天的阴谋而最终被废黜和赐死。

4. 李弘的悲剧:
   - 李弘作为太子深得人心,但最终神秘死亡。虽然历史学家有所暗示,但直到1995年的考古发现才揭示了武则天可能与他的死有关。

5. 李贤的遭遇:
   - 李贤作为太子同样才华横溢,但因为武则天的猜忌而被流放并最终被迫自尽。

6. 李显和李旦的命运:
   - 李显和李旦虽然后来继位,但因为才智不及李弘和李贤,最终也被武则天废除。

7. 武则天的统治:
   - 通过一系列的阴谋与操作,武则天最终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统治虽然充满了权力斗争和亲情背叛,但也展现了她非凡的政治才能和决断力。

这段历史反映了唐朝宫廷内部错综复杂的权力斗争和人性的复杂性。武则天的故事不仅是权力斗争的缩影,也是对人性、道德和权力的深刻反思。


查看完整版本: [-- 陕西出土一墓志,揭露了1300年前武则天的兽行,史书果然没有骗人[10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