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传说秦始皇陵中有人鱼膏做成的长明灯,这里的人鱼膏究竟是什么 [9P] --]

武当休闲山庄 -> 无奇不有 -> 传说秦始皇陵中有人鱼膏做成的长明灯,这里的人鱼膏究竟是什么 [9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厨爹 2025-05-21 09:37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poli923 2025-05-21 10:34
就是海豹海豚一类动物的油脂提取的。燃烧效果比较好。胶状物。比植物油液体的好保存,有比较哺乳动物油脂流动性好

姜谷粉丝 2025-05-21 11:36
传说秦始皇陵中长明灯所用“人鱼膏”的探究
关于“人鱼膏”的传说解读
在传说中,人鱼膏指的是鲛人的油膏。鲛人即我们常说的美人鱼,在文艺作品中多有出现。传说秦始皇掌权后,命人四处捕杀鲛人并熬成油使用。但从科学角度看,目前从未发现过美人鱼这种生物,此类传说意在反映秦始皇残暴肆虐的历史形象。

“人鱼膏”的不同说法
鲸鱼油
科学研究表明,所谓的鲛人油实际上可能指的是鲸鱼油。古代科技不发达,人们将鲸鱼油作为燃料。实验数据显示,鲸鱼油相较于普通燃油耐性较高,若给一盏油灯匹配一立方的鲸鱼油,其燃烧寿命可达5000天之多,约15年。美国科学家对灯油进行实验室检测,发现其原料是鲸鱼分泌的油脂,其中含有的黄磷作为缓化剂,与易燃物混合可放慢燃烧过程、延长燃烧时间。另外,历史记载始皇三十七年嬴政东游时射杀海中巨鱼“蛟”,放到现在来看符合特点的很可能是抹香鲸,且海中靠声呐系统捕捉猎物的动物(如海豚)有储油腔,所以有人推测用人鱼膏可能就是抹香鲸的鲸油。

娃娃鱼油
有观点认为人鱼膏来自娃娃鱼。《广志》详细描述了所谓的人鱼:“鲵鱼声如小儿啼,有四足”,娃娃鱼叫声似小儿啼哭,符合古人对“人鱼”的部分描述特征,但目前这一说法在相关研究中支持证据相对较少。

鲛人的脂肪或脑中脂类
传说中,人鱼膏也可能是鲛人的脂肪或脑中脂类。鲛人被认为是远古人类的一个分支,一部分人类祖先选择居住于水边,逐渐进化为适应海中生活的形态,其双腿进化为鱼类的鳍状结构。但鲛人数目稀少、极善水性且不易捕捉,要让其感伤落泪获取油脂也十分困难。不过海边渔夫都有捕捉人鱼的可能,秦始皇在一统六国后,征伐百越等小国时,有可能在海边发现一定数量的鲛人并带回咸阳,杀害后充当墓穴灯油。

“人鱼膏”长明的科学解释
美国科学家认为秦始皇陵油灯千年不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灯油中存在罕见的缓化剂,灯油原料为鲸鱼分泌的油脂,其中的黄磷可放慢燃烧过程、延长燃烧时间;二是灯芯中含有易燃物,陵墓封闭时内部氧气极少无法燃烧,开启瞬间外部氧气涌入,灯芯中的白磷燃点极低,使长明灯再次亮起,造成千年不灭的假象

jjybzxw 2025-05-21 16:06
长明灯的历史与科学解析

长明灯,作为自古以来的一种特殊物品,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寓意,还引发了人们对其长久不灭的燃烧机制的强烈好奇。以下是对长明灯的多角度详细解析:

历史与文化寓意

- 历史渊源:长明灯常被放置在神像、佛像前或古代君王、达官贵人的陵墓中,象征着人死后的辉煌或寄托着对神佛的信仰与祈求。
- 文化寓意:其长时间的明亮,寓意着人死后灵魂仍能照亮生前的一切,或在神佛面前寄托着人们的理想与信念。

长明灯的描述与传说

- 盗墓小说中的描绘:在盗墓小说中,长明灯往往被描述为在墓葬中心亮起,给人一种已燃烧数千年的印象。
- 秦始皇陵的长明灯:作为历史最悠久、最神秘的墓葬之一,秦始皇陵中的长明灯尤为引人注目。古文献记载其燃料为“人鱼膏”,即用人鱼熬出的膏油。

对“人鱼膏”的探讨

- 《搜神记》的描述:将人鱼描绘为水居、如鱼、能织绩的神话生物,并提到其眼泪能化为珍珠。
- 《史记集解》的记载:描述人鱼似鲇、四脚,与我们的传统想象有所不同。
- 《异物志》的阐述:更全面地描述了人鱼的特征,如人形、长尺余、皮利于鲛鱼等,这些信息与鲸鱼更为吻合。

现代科学对长明灯的研究

- 鲸鱼脑油:现代科学证实,鲸鱼的脑油可以提炼出膏油,甚至制成蜡烛。测试表明,鲸鱼脑油制成的蜡烛燃烧时间长,但要想持续数千年仍面临挑战。
- 数量与可持续性问题:即使鲸鱼脑油燃烧消耗慢,但几千年持续燃烧所需的数量巨大,且墓葬空间有限,同时燃烧需要氧气作为助燃剂,而高规格墓葬往往密封良好,氧气不足。

专家解释与假设

- 非持续燃烧:专家提出,长明灯并非一直亮着,而是鲸鱼脑油中掺杂了其他物质,如黄磷,当空气中氧气充足时才会燃烧。
- 黄磷的作用:黄磷燃点低,易自燃,与其他易燃物质混合后可解决易挥发问题。这种技术在古代可能已被掌握,通过不同配比组合,掺杂在鲸鱼脑油中,实现“自主”、“自动”燃烧。

结论

长明灯作为古代文化的一种象征,其长久不灭的燃烧机制至今仍充满神秘色彩。然而,通过现代科学的解析,我们可以推测其“长明”机理很可能与鲸鱼脑油中掺杂的黄磷等易燃物质有关。当人们打开墓葬,外界空气进入,激发了黄磷的自燃,从而给人一种墓葬中的灯一直在燃烧的错觉。这一解释不仅解决了长明灯持续燃烧的数量与可持续性问题,也为我们理解古代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查看完整版本: [-- 传说秦始皇陵中有人鱼膏做成的长明灯,这里的人鱼膏究竟是什么 [9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