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6阅读
  • 3回复

[猎奇]康熙探望50岁大哥,刚起身离开,哥哥对儿子说:我没有遗憾了[12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5239
金币
953
道行
19523
原创
29447
奖券
18126
斑龄
201
道券
1055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4217(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11-0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7小时前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5-11-02) —

圣祖康熙帝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他不仅被誉为一代明君,也是历史上少数几位拥有巨大成就的千古一帝。作为帝王家族的子孙,许多人一出生便注定会享有荣华富贵,但他们更看重的是权力与地位。为了争夺皇位,兄弟之间甚至可能反目成仇,不惜下狠手。

然而,康熙帝与自己的哥哥关系却非常亲密,两人并未因为皇位之争而互相敌视。康熙的这位哥哥,福全,正是顺治帝的第二个儿子。顺治帝的长子出生不久便因天花去世,因此福全从小便被视为长子,并且得到了顺治帝的特殊宠爱。

顺治帝的儿子们都是极为优秀的,文武双全,顺治帝非常喜爱他的小儿子福全和三儿子玄烨。顺治帝不仅经常检查他们的功课,还亲自带着他们练习骑射。福全与康熙一同长大,兄弟二人感情深厚,经常在一起玩耍。因此,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

尽管顺治帝非常疼爱这两个儿子,但他深知,未来的帝位只能由其中一人继承。于是,他开始仔细观察他们,想要选择一个最适合继承大清帝国的继承人。

有一次,顺治帝去训练场查看皇子们的骑射表现,他突然问福全,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年纪尚小的福全并未意识到顺治帝的深意,他随口回答说自己想做一个王爷,觉得王爷的生活很好。顺治帝感到非常诧异,福全竟然不愿意继承皇位。于是,顺治帝又把这个问题问了康熙。年幼的康熙则答得异常坚定,他告诉顺治帝,自己想像他一样,登上皇位,做一名皇帝。没想到,最终这两个儿子的愿望竟然都实现了。

顺治帝去世后,康熙继承了帝位,成为大清的皇帝,而福全则被封为王爷。
康熙登基后,立刻封福全为亲王,并允许他参与朝政。虽然康熙是皇帝,但他一直把福全当做自己最亲的兄长,许多重大决策他也会与福全商量。福全虽然是兄长,但始终恪守君臣之礼,尽心辅佐康熙,始终把国家和康熙的利益放在首位。

康熙亲政后,大清朝廷并不平稳。虽然有孝庄太后的支持,但朝中仍然有许多人不服,尤其是当时权倾一时的大臣鳌拜。鳌拜自大、目中无人,康熙在他面前几乎没有立足之地,鳌拜甚至不把年轻的康熙放在眼里。此时,福全与康熙密谋,计划铲除鳌拜,以稳固康熙的皇位。经过周密部署,最终康熙成功捉拿了鳌拜,福全在其中给予了极大帮助。两兄弟齐心协力,终于解决了这一危机。

康熙无疑是一位贤明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多次亲征,平定了多次叛乱,为大清的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福全始终在康熙身旁,参与了许多战役,屡次立下赫赫战功,特别是在平定葛尔丹的战役中,福全表现得尤为出色,将敌军彻底击退。

然而,在一次战役中,发生了意外。葛尔丹在兵败后递交了降书,但实际却是伪装投降,准备再次发动进攻。康熙的长子急功近利,带领兵马孤军深入追击,结果陷入敌军的伏击中,导致了大败。为了保全长子,福全只能下令撤退。虽然这场战役本可获胜,但因为撤军导致了失败。康熙得知消息后非常震怒,朝臣纷纷要求严惩福全,认为他不应该擅自撤军,轻视了皇命。

然而,康熙了解事情的真相后,发现长子才是造成失败的主要原因。康熙虽然愤怒,但又不忍治罪自己的亲生儿子。他在面临这两难抉择时,福全主动上奏,表示自己愿意全权承担此次责任。他恳请康熙不要顾及他,让他为大局做出牺牲。康熙非常感动,决定免去福全的议政王职务,并将他从朝政中彻底解职。这一切,才算得以平息。

多年后,康熙再次亲自出征,决定彻底解决葛尔丹的问题。尽管福全早已不再参与朝政,但他依旧坚持请求康熙让自己随行出征。最终,康熙答应了他的请求。两兄弟并肩作战,经过多日激烈的战斗,最终彻底击败了葛尔丹,取得了胜利。福全一直远离朝堂,过着王爷的生活,像小时候所说的那样,他觉得做个王爷就很好。这次出征,他不仅是为了帮助康熙平定心腹之患,也弥补自己当年未能继续参政的遗憾。
凯旋归来后,福全继续过着王爷的日子,康熙也时常到福全府中探望他,两人像小时候那样一起喝酒畅谈,关系依旧亲密如昔。康熙十分珍惜与福全相聚的时光。

不幸的是,福全后来染上了重病,康熙极为担心,他命令宫中所有的太医全力治疗福全。然而,即便是最优秀的医生也无法治愈他的病痛。康熙常常去看望福全,看到兄长被病痛折磨,内心无比痛苦。福全在临终前,特地叮嘱康熙,要注意身体,保重自己,并且表达了能够见到康熙一面的心愿已了。福全在康熙的告别后,安然离世。康熙深感悲痛,失去了他一生最亲的兄长。

1条评分金币+14
wowoni 金币 +14 - 4小时前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1569
金币
433903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1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47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0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7小时前
关于“探望50岁大哥,刚离开哥哥对儿子说‘我没有遗憾了’”的历史背景与故事细节

一、核心人物关系
故事中的“弟弟”是清圣祖康熙帝(玄烨),“50岁大哥”是其同父异母兄长福全(顺治帝次子)。福全因“愿为贤王”的志向主动退出皇位争夺,康熙即位后封其为裕亲王,成为辅佐自己的核心亲贵。

二、关键事件脉络
志向分歧与皇位传承
顺治帝曾问诸子志向,福全答“愿为贤王”,康熙则说“想成为像父皇一样的明君”。加上康熙因得过天花(终身免疫)符合当时“天命”认知,最终顺治帝传位给康熙。

辅佐康熙的高光时刻
康熙即位初期,福全参与擒拿鳌拜(1669年),后任议政大臣,协助康熙稳定政权。1690年,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叛乱,福全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率左翼清军出征,虽初期获胜,但因未乘胜追击噶尔丹(担心粮草不足)被康熙责罚,一度被剥夺军权。

矛盾与和解
责罚后,福全逐渐淡出政坛,专注于王府生活。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福全50岁时病重,康熙得知后亲自探望,并安抚道:“你要赶快好起来,我并没有怪罪你。你若是离开我,那我就再也没有兄长了”。

三、“我没有遗憾了”的含义
康熙的探望让福全感受到兄弟间的隔阂彻底消除。他对儿子说“我可以死了”(或“我的心愿了了”),主要包含两层意思:

亲情圆满:作为兄长,他一生辅佐康熙,虽曾因战事产生矛盾,但最终得到弟弟的理解与关怀,兄弟情得以修复。
志向实现:他“愿为贤王”的初心始终未变,一生未参与皇位争夺,最终以亲王身份善终,无憾于自己的选择。
四、历史记载的印证
《清史稿·诸王传》中明确记载:“福全薨,康熙往哭,辍朝三日,谥曰宪。”康熙还亲写碑文,称赞福全“性宽和,有贤声”,足见兄弟情谊之深。

总结:这个场景是康熙与福全兄弟情的终极体现,福全的“无遗憾”源于亲情的和解与人生志向的实现,也成为清代皇室中少有的“兄友弟恭”的典范。
1条评分金币+6
wowoni 金币 +6 - 4小时前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汪洋小舟

UID: 453896


发帖
8566
金币
82
道行
1950
原创
0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26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6-05
最后登录: 2025-11-0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3小时前
听说康熙是通过“投票”当上皇帝的。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9141
金币
514036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423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02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3小时前
康熙与福全的兄弟情深

顺治帝的宠爱与福全的志向

福全作为顺治帝的次子,自幼便受到父亲的特殊宠爱。顺治帝不仅在生活上给予福全无微不至的关怀,更在学业上严格要求,亲自教导他读书识字,练习骑射。在顺治帝心中,福全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他与三儿子玄烨一同长大,两人的感情深厚,常常形影不离。

顺治帝对福全的教育,不仅限于文化知识,更注重培养他的品德和志向。在一次偶然的谈话中,顺治帝询问福全长大后的志向,福全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他愿意做一个贤明的王爷。这一回答出乎顺治帝的意料,他原本期望福全能够有更大的抱负,但福全的回答却展现了他的真实想法和性格特点。

康熙帝的登基与福全的封王

顺治帝去世后,年仅八岁的玄烨继承了皇位,成为康熙帝。康熙帝年幼,朝政由四位辅政大臣处理。在这期间,康熙帝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智慧和勇气,他成功地除掉了权臣鳌拜,显示了不凡的政治才能。

康熙帝登基后,立刻封福全为裕亲王,并允许他参与朝政。福全虽然身为兄长,但始终恪守君臣之礼,尽心辅佐康熙帝。两兄弟之间的亲密关系,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更体现在国家大事的决策上。福全的忠诚和才干,赢得了康熙帝的深深信任和尊重。

兄弟齐心协力,平定葛尔丹

康熙帝在位期间,多次亲征,平定了多次叛乱,为大清的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平定葛尔丹的战役尤为关键。福全在这场战役中表现得尤为出色,他率领清军多次击败葛尔丹,为最终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一次战役中,由于康熙的长子急功近利,导致了清军的失败。康熙帝震怒,朝臣纷纷要求严惩福全。然而,福全主动上奏,表示愿意承担全部责任,恳请康熙不要顾及他,让他为大局做出牺牲。康熙帝被福全的真诚和大局意识所感动,决定免去福全的议政王职务,并将他从朝政中彻底解职。

福全的离世与康熙的悲痛

福全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因病去世,享年51岁。康熙帝得知消息后,立刻准备返京,并下旨命太医无论如何要延长福全几天寿命,希望能熬到自己看他最后一眼。然而,康熙帝还是没能看到福全最后一眼,福全在康熙返京途中就病逝了。康熙帝回京城后,没有回皇宫,而是直奔裕亲王府去看一眼福全的遗体。他见到福全遗体后失声痛哭,悲痛欲绝。

福全去世后,康熙帝下旨允许福全的儿子保泰不必按照清代降级承袭爵位的规矩,直接继承裕亲王爵位。康熙帝还特意命画师画了一张他和福全并坐于桐荫之下的画像,每当怀念哥哥时,康熙帝都会独自对着画像发呆,由此也可看出康熙帝对哥哥福全的深厚感情。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