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6阅读
  • 2回复

[日记]多啦爸爸的冈仁波齐转山之旅 [119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4878
金币
57108
道行
38009
原创
2506
奖券
5104
斑龄
137
道券
1220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6648(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10-2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14



冈仁波齐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宗教背景,有别于其他的雪山和徒步路线。因为多啦属马,原本是准备马年来转山的,但又畏惧届时汹涌的人潮和本就羸弱的住宿接待能力,最后提前至本次国庆完成。

本次游记一是为了记录,二是通过本人的一些经历给明年想要转山的朋友提供些许参考。想到哪里说哪里,如果有特别想了解的可以留言。

关于行程,大多数攻略都是建议去冈仁波齐之前在拉萨适应几天。多啦爸爸这次行程共7天,如下:day1:飞机抵达拉萨。

day2:拉萨适应一天。

day3:拼车前往塔钦镇。

day4:休息一天适应。

day5:开启转山。

day6:完成转山。

day7:返程。

实际上有条件的,最好是将行程拉的更长些,通过更多时间的适应以降低高反的风险和身体的压力。海拔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缺氧、气压、温度等等,且每一次的提升都是极大的考验。例如从国内低海拔地区直飞拉萨的,从低海拔到3600已经是不小的爬升了,而从拉萨的3600到塔钦的4600,乃至转山的5600更是巨大的挑战,因此每次提升都给2-3天的适应是比较科学和安全的,如果出现高反症状,请一定要珍爱生命,停止行程。冈仁波齐每年都有不幸丧生的,本人完成转山的当天据说山上也有一个人被抬走了,如果你在当前海拔走平路都得不停吸氧甚至血氧无法提升到70以上,那就不要想着冲击更高的位置,还是及时中止吧。本人由于假期有限,只能不断压缩适应时间,幸好身体适应较快,下飞机时也有一些头晕心悸的反应,当天晚上也整晚失眠,第二天白天有所缓解,第三天才敢更进一步。

关于身体。本人虽无徒步经验,但平时一周打篮球二到三次,且在决定转山计划的半年内开始有氧慢跑,一周两次,每次10km,毕竟转山是一场需要体能和耐力的徒步运动,如果平时动两步就躺下喘,那么还是不要为难自己了(不过目前转山产业链已经很成熟了,沿途向导+背夫+马夫很齐全,只要花钱,骑着马也能转山,山上看见的人数还不少,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关于装备。其实大多数经验贴都有提到,尽量在保证生存能力的情况下,轻装上阵,毕竟高原徒步,每一斤每一两都是对自身体能的重大负担。垭口风大,无论什么季节都要注意保暖,本人这次内部速干套外面套了抓绒+羽绒+硬壳三件套,感觉刚刚好,戴了羊毛帽,加冲锋衣的帽子,保暖够了,但是防晒不足,面罩一戴就缺氧,只能裸着,除了墨镜的位置,脸上被晒的一塌糊涂。

关于氧气。和海拔貌似有点重复,就当是强调一下吧。本人这次一共用了4罐便携式氧气(转山翻垭口时吸)和1罐碳纤维医用氧(山上睡觉时吸)。在塔钦的酒店大多配备有制氧机,虽然效果一般,不过聊胜于无。有些经验贴说尽量少吸,会产生氧气依赖。个人认为,适应高原有两个条件,一是你能够通过自主呼吸使血氧维持在80以上,二是大脑和心脏能够适应80多血氧带来的负面影响。否则,就需要吸氧来进行补充。因为转山时候背不了太重的东西,所以如果平路徒步和平时休息血氧都掉下来了,那还是马上打住为好。

关于宗教。转山本身就是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行为,虽然我们不是藏传佛教的信徒,但是为什么来这里,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寻找的答案或是特殊的目的。所以来这里一是要尊重当地风俗,二是尊重他人,以免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关于回撤。放弃其实并不可怕,据说能完成转山的只有三分之一,拼车回拉萨的9座依维柯一共坐了7个人,只有我一个人是转完全程的,大多数都是到了芝热寺就回头了,还有部分人到了最后的吃土四公里就坐车了,知难而退不单单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祝福。

关于吃。拉萨就不说了,作为省会,饭店很多,选择面也广。但是往西从日喀则开始,就没有那么富裕了,县城还好些,镇上就不会太多了,转山的各个补给点更是基本就藏餐,吃不惯的还是跟我一样用方便面解决吧,最起码一是能吃饱,二是吃不坏肚子。

关于住。山上的住宿一定要提前订,一般都是说当天订,如果找向导或是当地人,其实也可以提前一天。有些人总是想着先到了再说,但是山上接待能力有限,往往就没有床位了,如果睡在茶馆的床上,基本就是一个不眠之夜,会严重影响第二天的体能和状态。住宿条件感觉天 葬台好一些,但是海拔要比芝热寺高不少,近200米的海拔对睡眠是不小的影响,这种看个人选择了。

关于行。从拉萨到塔钦有1200公里,有大巴和拼车两种形式。本人这次是拼车往返,从效率和体验来说都是不错的,不过连着坐一天的车也是一个挑战,而且过了日喀则以后的国道和县道,路况并不好,特别是去的那天,又颠又挤,高反都晃出来了。

说了这么多,因为我相信神山一定是希望更多人能来看他,同时也希望大家都能幸福的,不要出现意外。

接下去进入看图说话环节,天上阿里,名不虚传。到了这里,缺氧带来的痛苦有多重,眼睛看到的风景就有多美。而照片拍不出实际的千分之一。

day1:



出拉萨机场,左手边就是机场大巴,30一位,直达市中心的汽车站,还是比较方便的。

西藏欢迎您……



坐满发车,大巴司机反复提醒请系好安全带



前面就是布达拉宫了,车站离布达拉宫也很近,但是不建议刚刚到拉萨就四处活动,本人其实在车上已经有点轻微高反了



街上随处都有氧气点,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购买便携式、碳纤维、充氧宝、枕头或是制氧机,我下车以后买了四瓶这种,一瓶可以用4-5分钟,最后翻垭口的时候用完了。



落地测了一下血氧,84,实际上可以通过更改呼吸的节奏来调整,多做深呼吸,加快呼吸的频率,都能有效提升。血氧降到80以下人就很不舒服了,嘴唇和手指甲也会变色,70以下就要吸氧。



酒店里面空气不好,还是出来走走,帮家人请唐卡



拉萨街头还是很繁华的,虽然离八廓街有点远,但是少了游客的喧闹,多了当地人的生活气息



这家唐卡店位于一条小巷里面



琳琅满目的唐卡





记得第一次骑电动车就在拉萨,相比两年前,现在的电动车更新,停放也更整齐

day2:

第二天是在拉萨适应,顺便给家人请唐卡,再去扎基寺开光礼佛。前一天晚上不出意外的失眠了,只睡了2个多小时,早早的就起来去八廓街溜达。



9点,大多的店铺都还没有开门



先八廓街随着人潮绕着大昭寺转一圈吧。



网红奶茶店



看着街上和庙前磕长头的信徒,不知道为什么很想哭



奔波一上午请了唐卡,吃碗面准备去扎基寺,20一晚牛肉面



拉萨最有名的财神庙,扎基寺



敬了酒、献了哈达、烧了香



二楼找师傅开光



最有名的扎基寺手串——五路财神



扎基寺出来为时尚早,感觉状态也还行,就打车前往北郊的色拉寺



说起来,扎基寺是色拉寺代管的,因此色拉寺是大本营呢。不过这里少了一些香火,多了一分虔诚和静谧



无论是生活区还是朝拜区,色拉寺都像是一位入定的僧人,默默的回应着你的来访和离去



这里靠山,还是有点海拔的,走得急了就喘的不行





一度我还想爬到这个山上去,庆幸自己没有那么傻



这就是色拉寺最著名的辩经,也算是有缘一见





在主干道最高处的一棵树下坐了半小时,除了游客的脚步声,很安静,就剩下风吹过经幡的声音



偶尔也有喧闹的过客,比如它们



看了看地图,这才是色拉寺的主殿,殿内禁止拍摄,拜了一圈。下次有时间一定要去后面的山上,远眺布达拉宫。



回酒店点了一份外卖,干锅牦牛肉,味道还行,就是有点辣。

day3:

这是坐车的一天,早8点到晚12点,虽然腰背酸痛,但是路上的风景对得起一切辛劳。



前一晚还是没睡好,守着天边的鱼肚白等电话



七座别克GL8,这边建议大家尽量花点钱坐副驾驶,风景和舒适度都好很多



中午在路边的川菜馆吃,30一个人凑了个桌餐,同车的上海阿姨60多了依然活力满满



过了日喀则就没有高速了,沿着219国道和不知名的县道飞驰





蓝天、白天、一望无际的岩丘,这或许就是高原的标配了



极少见这种略微高大的树,高原大多都是矮灌木



雅鲁藏布江一直在旁边流淌着



途径之前地震灾区,残垣断壁依然



远处的牦牛和草场





中途加个油上个洗手间,这里已经快4600了



过了拉孜县,更多的就是一片荒芜和空旷了



雅鲁藏布江源头也快到了,在这里心境也会随着环境空灵一些



晚霞佛光,手机太差,拍不出霞光万丈的味道



太阳落山了,我们也就差不多进入阿里地区了。晚上也有遇到狼、藏野驴等野生动物,同行的四川朋友说之前坐车还压死过一只野兔。



最后接近目的地的十几公里路况很差,晃的人差点高反,终于到达目的地,海拔4688.



这就是住宿的客栈了,这个三层楼梯堪比今天的关底boss。坐了一天的车,最后拎着行李箱爬三楼,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day4:

今天的任务是适应4600多的基础海拔,以便转山时能够更好的突破5000海拔。基本就是逛逛小镇,吃吃买买,保留体力。



连吃了两顿的砂锅饭,48一份,主要是干净卫生。



小镇主要就是这一条街,串联起酒店区、居民区和登山出入口



闲不下来,爬上了靠近转山入口处的停车场,旁边的小山包可以看到远处的玛旁雍错和雪山。

day5:

正式开始转山旅程。



路上我给了藏族同胞牛肉干,旁边的上海大哥也给了我巧克力。



沿山而建的寺庙



因为时间和体能有限,没有能够上去



不知道是谁搭的玛尼堆,也不知道在河边为谁祝福了多久



在这里会清除一切烦恼,一是缺氧,二是天地广阔,三是什么事在亿万年的长河里都一钱不值



转山之路沿着河谷蜿蜒向前



身在地狱,心在天堂,说的就是这样吧



我看不懂这石头上写的是什么



到了经幡广场了,云雾缭绕的冈仁波齐也在缓缓探出头



我一共背了两卷经幡,在这里我挂上了一卷,剩下的一卷背上垭口再挂



挂了经幡,磕了长头,再往里走了不多时,神山出现在了右手边



一开始还担心今天多云或是阴天,无法看见神山,感恩



拜山的那一刻我真的哭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想哭,就是觉得应该哭。是因为这一路的艰辛,还是对孤独的无奈,甚或是对过往错误的忏悔……我不得而知,就是想哭



中午前后到达补给点。



转山途中的补给点基本上东西都有,但是想吃的太好也比较难,还是方便面最实在,也安全



吃完继续上路



今天的行程还是比较轻松的,22公里,一是适应运动节奏,二是储备体能,所以一路走一路歇



马上就到芝热寺了



芝热寺住宿是大多数转山驴友的选择,一是海拔相对较低,二是房间较多



我住在冈加旁边的藏民板房里,海拔比芝热寺高100左右



今天的晚饭还是牛肉面,再来几个牛肉干加个餐吧



没来过的人是不会懂这个高空旱厕的含金量的……shi从天降……风吹pipi凉……

day6:

靠着碳纤维的氧气罐,艰难的睡了3个小时左右,4点多实在睡不着,那就出发吧。

从芝热寺到天 葬台,常规时间是一个半小时,这一段爬升近200米,而且路况不是很好,都是砂土路,对大多数人都是一个煎熬



到了天 葬台,才7点,距离日照金山还有一个半小时,而且今天多云转阴,大概率看不到,本想着直接翻卓玛拉垭口,早点回家,忽然心里有个声音劝我等等,再等等。鬼使神差的进了天 葬台的茶馆,喝了一碗粥,吃了两个鸡蛋。一眼看到墙上的扎基娘娘,感谢护佑,事实证明没有这顿早饭,我大概率没有足够的体能完成后续的旅程。



吃完早饭就在天 葬台旁边的观景台架上设备,拍拍星空等日出



寒风中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出来了。神山戴着帽子,没有出现金顶,那就留待下次吧



开始碎石路的爬升。这一段确实不好走了。



爬卓玛拉垭口的这一段回头还是能看见神山的,但是快登顶时候就被挡住了



风很大、太阳也很大,大多数人都是爬几分钟歇一小会,骑马的人不少,其实这或许也是神山接纳信徒的一种方式,即便你走不动,也欢迎你借助其他的方式到来



最后登顶的三段爬升我觉得没有大多数人说的那么难受,因为他是不断缩短的爬升高度,会给人一种成就感和愉悦感,虽然身体很折磨



在垭口挂上剩下的一卷经幡,虽然只是简单的动作,却几乎耗尽了我所有的力气。不过总算,包里的重物都拿掉了,接下去轻装下山了。



在最后的垭口挂上经幡,堆上玛尼堆,祝福我的家人和朋友都能事事顺利,扎西德勒



撒下隆达,对家人和朋友的祝福随风飘扬,感谢神山接纳,感谢神山赐福



登顶了,实际高度应该在5650左右,每个人测的都不太一样



慈悲湖的传说大家自己搜索一下吧,但是翻过垭口看见这个湖,确实让人心里为之一振。此景只应天上有,因此出现在天上阿里的冈仁波齐。其实下来还有一条冰河,可惜我真的走不动了。



终于从垭口下来,到了不动地丁,犒劳自己一下,还是老配方和老味道,红烧牛肉面



在垭口给妻子和女儿捡的石头,两个爱心,我女儿说那个不像爱心,倒是有点像冈仁波齐



踏上最后的20公里,这段路已经没有太大的爬升了,更多的是漫长的望不到边际的砂土路,亦如我们波澜不惊的后半生



路遇土拨鼠拦路抢劫,可惜我已经弹尽粮绝,没有可以给它们的了,路过的一对小情侣还有一些饼干,就被缠上了



其实风景依然如画,只是我已经有点免疫了。蓝天白云,冰川溪流,一切都是那么的安静



走到这里,不要说烦恼,连大脑的运转速度都慢了。一开始觉得祈福就是跟吃生日蛋糕一样不停的默念愿望,走着走着,才发现想什么事情都很难



三步一跪的信徒们说转山一圈可以洗刷一生的罪孽。愚钝的我依稀悟到这净化或许并非上天赐予,而是对自己过往人生好与坏的和解及放下,当一切执念不复存在,一生的罪孽也就不再重要了。所寻非寻、寻即所寻



宗堆其实对转山的人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在突破了极限的极限之后,再来一段高高低低的爬升,这段铁栏杆相信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是无比挣扎的。



最后夕阳下的3.7公里,拖着宛如中风老人的步伐,吃着过往车辆扬起的尘土,很挣扎,只有走过的人才会明白这最后”冲刺“的含金量。路过的藏族小伙开着车,骑着马,温柔的劝说,硬生生咬着牙走到了最后,走出了灵魂和肉体分离的感觉。



点一碗米线,感受和牛肉面不一样的美味



超市买一瓶青稞啤酒,供奉一下扎基娘娘,感谢神山的接纳和娘娘的护佑



全程的海拔变化状况

day7:返程

这个晚上是到高原以后睡得最好的一碗,吸着酒店的氧气从10点30睡到了6点30,睡醒觉得精神满满,可以再转一圈,哈哈。不过该回家了,人世间的一切还在等着我。



还是拼车返程,路过玛旁雍错,拍个照片。圣湖,就等下次再来看你吧



中饭吃了炒饭,好多天没有吃到米了,满满的幸福



车上的广东大哥说这次过来最大的遗憾就是没看到彩虹,话音刚落,车前方就出现了一条巨大的彩色长龙



可以平视的彩虹,见着好运,不留遗憾了



再开了一段又是一条若隐若现的。之后还有天边的一段。连出三次的彩虹算是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天还是那么的蓝,雅鲁藏布江依然无声的流动着。



其实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能自驾过来,下一次一定租个车,走一下这段此生必驾219



















晚饭在拉孜县吃顿饺子



返程时运气好买到了靠窗的位置,得以看见昆仑山和唐古拉山的雪景



要看的朋友及的选座时候选左手边靠后靠窗的位置啊





感谢您看到最后,这许许多多的废话和无聊的插图。祝您也能顺利开启追梦之旅并圆满的实现它。

另外还是要强调一下,量力而为,如果要保险一点,可以请向导,虽然要有梦想,但是还是要照进现实的。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8058
金币
506341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402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3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2:04

冈仁波齐转山游记:一场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洗礼

冈仁波齐,这座屹立于世界屋脊的神山,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宗教背景,吸引着无数人踏上转山之路。它不同于普通的雪山徒步,每一步都蕴含着对自然与信仰的敬畏。此次转山,既是为了完成自我挑战,也是想通过亲身经历,为后来者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参考。

一、行程规划:科学适应,安全至上

大多数攻略建议前往冈仁波齐前在拉萨适应几天,此次行程共7天。首日飞机抵达拉萨,初到高原,身体需要适应环境的变化。第二天在拉萨适应一天,让身体逐渐适应高海拔带来的缺氧、气压低等问题。第三天拼车前往塔钦镇,这一路海拔逐渐升高,对身体的考验也在增加。第四天在塔钦镇休息一天,进一步适应海拔。第五天正式开启转山之旅,第六天完成转山,第七天返程。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有些骨感。由于假期有限,不得不压缩适应时间。从低海拔地区直飞拉萨,海拔从低到3600米,已经是不小的爬升。而从拉萨的3600米到塔钦的4600米,乃至转山的5600米,更是巨大的挑战。实际上,每次海拔提升后,给身体2 - 3天的适应时间是比较科学和安全的。如果出现高反症状,如头晕、心悸、呼吸困难等,一定要珍爱生命,停止行程。冈仁波齐每年都有不幸丧生的案例,在完成转山的当天,就听说山上有人被抬走了。如果在当前海拔走平路都得不停吸氧,甚至血氧无法提升到70以上,那就不要想着冲击更高的位置,及时中止行程才是明智之举。好在本人身体适应较快,下飞机时虽有一些头晕心悸的反应,当天晚上也整晚失眠,但第二天白天有所缓解,第三天才敢更进一步。

二、身体准备:体能储备,量力而行

转山是一场需要体能和耐力的徒步运动,对身体的素质要求较高。本人虽无徒步经验,但平时一周打篮球二到三次,且在决定转山计划的半年内开始有氧慢跑,一周两次,每次10公里。这样的体能储备为转山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如果平时动两步就躺下喘,那么转山可能会成为一场艰难的挑战。不过,目前转山产业链已经很成熟,沿途向导、背夫、马夫一应俱全。只要花钱,骑着马也能转山,山上骑马的人还不少。但这究竟是一种体验还是失去了转山的本真,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三、装备选择:轻装上阵,保暖防晒

在高原徒步,装备的选择至关重要。大多数经验贴都提到,要在保证生存能力的情况下,尽量轻装上阵。毕竟每一斤每一两的重量,都是对自身体能的重大负担。垭口风大,无论什么季节都要注意保暖。此次转山,内部穿了速干套,外面套了抓绒、羽绒和硬壳三件套,感觉刚刚好。戴了羊毛帽,加上冲锋衣的帽子,保暖基本足够。但防晒方面却有所不足,面罩一戴就缺氧,只能裸着,除了墨镜的位置,脸上被晒得一塌糊涂。所以,在保暖的同时,也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防晒方式。

四、氧气使用:合理吸氧,保障安全

关于氧气,这是一个与海拔密切相关的话题。此次转山,一共用了4罐便携式氧气(转山翻垭口时吸)和1罐碳纤维医用氧(山上睡觉时吸)。在塔钦的酒店大多配备有制氧机,虽然效果一般,但聊胜于无。有些经验贴说尽量少吸氧,会产生氧气依赖。但个人认为,适应高原有两个条件,一是能够通过自主呼吸使血氧维持在80以上,二是大脑和心脏能够适应80多血氧带来的负面影响。否则,就需要吸氧来进行补充。因为转山时背不了太重的东西,所以如果平路徒步和平时休息血氧都掉下来了,那就要马上停止行程。

五、宗教文化:尊重风俗,心怀敬畏

转山本身就是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行为,即使不是藏传佛教的信徒,来到这里也要尊重当地的风俗和他人。冈仁波齐在藏传佛教中具有极高的地位,是众多信徒心中的圣地。在这里,每一个举动都可能蕴含着深厚的宗教意义。尊重当地的风俗,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这片神圣土地的敬畏。避免因不当行为引发不必要的麻烦,让自己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心灵之旅中。

六、回撤抉择:知难而退,亦是智慧

放弃其实并不可怕,据说能完成转山的只有三分之一。拼车回拉萨的9座依维柯一共坐了7个人,只有我一个人是转完全程的。大多数人在到了芝热寺就回头了,还有部分人到了最后的吃土四公里就坐车了。知难而退不单单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祝福。在转山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抉择。如果身体已经无法承受继续前行,强行坚持可能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适时地回撤,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也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

七、饮食住宿:提前规划,保障舒适

(一)饮食
拉萨作为省会,饭店很多,选择面也广。但往西从日喀则开始,饮食条件就逐渐变差。县城还好些,镇上就不会太多了,转山的各个补给点更是基本只有藏餐。对于吃不惯藏餐的人来说,方便面成了最佳选择。最起码方便面一是能吃饱,二是吃不坏肚子。在转山途中,补给点的食物种类有限,想要吃得很好比较困难,所以提前做好饮食准备是很必要的。

(二)住宿
山上的住宿一定要提前订。一般都是说当天订,但如果找向导或是当地人,其实也可以提前一天。有些人总是想着先到了再说,但山上接待能力有限,往往就没有床位了。如果睡在茶馆的床上,基本就是一个不眠之夜,会严重影响第二天的体能和状态。住宿条件方面,天 葬台感觉好一些,但是海拔要比芝热寺高不少,近200米的海拔对睡眠是不小的影响。这种选择就要看个人了,是更注重住宿条件还是更考虑海拔对身体的影响。

八、交通方式:拼车便捷,挑战与舒适并存

从拉萨到塔钦有1200公里,有大巴和拼车两种形式。此次选择的是拼车往返,从效率和体验来说都是不错的。不过连着坐一天的车也是一个挑战,而且过了日喀则以后的国道和县道,路况并不好。特别是去的那天,路又颠又挤,高反都被晃出来了。但拼车的优势在于可以更灵活地安排行程,而且一路上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风景。如果选择大巴,可能更加稳定,但灵活性会相对差一些。

九、转山感悟:身心净化,寻得本真

转山之路,是一场身体在地狱,心灵在天堂的旅程。沿着河谷蜿蜒向前,看着沿途的风景,会让人清除一切烦恼。一是缺氧让人无暇顾及太多琐事,二是天地广阔让人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三是在亿万年的长河里,什么事都变得一钱不值。当看到云雾缭绕的冈仁波齐缓缓探出头,那种震撼无法用言语形容。拜山的那一刻,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哭出来,或许是因为这一路的艰辛,或许是对孤独的无奈,亦或是对过往错误的忏悔。

在转山过程中,三步一跪的信徒们让人感受到信仰的力量。他们说转山一圈可以洗刷一生的罪孽,而愚钝的我依稀悟到,这净化或许并非上天赐予,而是对自己过往人生好与坏的和解及放下。当一切执念不复存在,一生的罪孽也就不再重要了。所寻非寻、寻即所寻,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本真。

踏上最后的20公里,这段路已经没有太大的爬升了,更多的是漫长的望不到边际的砂土路,亦如我们波澜不惊的后半生。路遇土拨鼠拦路抢劫,虽然已经弹尽粮绝,但这一幕却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可爱与美好。走着走着,会发现祈福并非只是不停的默念愿望,而是当一切执念放下后,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冈仁波齐转山,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成长。它让我们在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洗礼中,寻找到生命的真谛。希望更多的人能来到这里,感受神山的魅力,同时也能幸福平安,不要出现意外。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tony1313

UID: 2166259

发帖
1291
金币
22
道行
60
原创
1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aodi A6L
设备
IPHEN17
摄影级
在线时间: 75(小时)
注册时间: 2025-09-22
最后登录: 2025-10-29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3:35
心脏不好,怕高反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