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阅读
  • 1回复

[智能应用]人类首次向机器人投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895
金币
269977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86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1小时前
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7月13日报道,乌克兰冲突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在一项完全由机器人部队执行的任务中,俄军作战人员首次在没有人类步兵直接干预的情况下被俘。甚至押送俘虏的也是无人系统,无需乌军士兵踏足战场。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里程碑:一场机器俘虏战俘的现代战争。
这一进展还揭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法律真空。《日内瓦公约》并未规定如何对待被自主系统俘虏的战俘,这造成了法律上的不确定性,并引发了关于机器在武装冲突中角色的新讨论。美国和以色列等国的国防专家正在分析此类案例,以尽快将自主系统纳入地面作战理论。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895
金币
269977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86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5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11小时前
人类首次向机器人投降事件详情
事件概述
据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7月13日报道,乌克兰第3独立突击旅于7月9日通过电报软件发布消息,宣称在哈尔科夫地区,他们首次成功凭借无人机和自杀式地面作战平台,迫使俄军士兵向无人装备投降。幸存的俄军士兵在多旋翼无人机的押送下,抵达乌军防线并按照军事规程被收押为战俘。这一事件若属实,是战争史上人类首次向机器人部队投降的案例。

事件经过
进攻阶段:乌克兰的“机器人部队”部署了装载炸药的地面车辆,对俄军坚固阵地展开攻击。在成功摧毁数个掩体后,一台地面机器人系统靠近一个部分坍塌的庇护所。
投降阶段: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爆炸,俄军士兵为避免伤亡,心理防线崩溃,选择主动投降。第3独立突击旅描述,当接下来的一台系统靠近一个被摧毁的掩体时,敌人为了避免爆炸,宣布投降。
押送阶段:幸存的俄军士兵在多旋翼无人机的押送下,走向乌军防线并被收押为战俘。
事件背景
该地区的俄军阵地此前已成功抵抗两轮由人类部队发动的进攻,而此次无人系统的运用,成为了打破僵局的关键,使得乌军得以控制这些阵地及邻近的战略目标。

事件影响
战争形态层面
如果这一事件得到进一步证实,将标志着战争形态的重大演变。在传统战争观念里,战俘的产生往往伴随着双方士兵的短兵相接或激烈交火,而这次由机器人部队迫使敌方投降的事件,完全颠覆了这种认知。战斗全程几乎没有人类士兵直接参与前线作战,从进攻到押送俘虏,无人机和地面作战平台承担了主要任务,开创了机器俘虏人类的先河。

军事战略层面
乌克兰一直试图利用技术优势来弥补在兵力和装备数量上可能存在的劣势,这种基于技术的非对称战争策略在此次事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通过使用无人作战系统,乌军不仅降低了士兵在危险环境下作战的伤亡概率,还能够在不投入大量人力的情况下,对敌方阵地进行持续施压,实现战术目标。

法律层面
这一进展揭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法律真空。《日内瓦公约》并未规定如何对待被自主系统俘虏的战俘,这造成了法律上的不确定性,并引发了关于机器在武装冲突中角色的新讨论。

争议情况
目前对于这一事件也存在一些质疑和不同声音。一方面,俄罗斯官方尚未对此事做出回应,在信息真假难辨的俄乌冲突战场,孤证难立,需要更多的证据来证实这一事件的真实性;另一方面,虽然无人作战系统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它们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信号易受干扰、作战灵活性和应变能力相对人类士兵较弱等。所以,仅凭这一次所谓的俄军向机器人部队投降事件,还不足以断言战争形态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