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阅读
  • 1回复

[娱乐八卦]王一博于适背后的女大佬,电影圈最会赚钱的制片人陈祉希 2 [66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759
金币
268876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85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7小时前
综合来看,陈祉希身边来往的朋友非富即贵,她的根据地在重庆,喜欢结交女性企业家,联通香港,实力不俗。
参与潘粤明董洁离婚大战

陈祉希的大学同学及圈中好友,则构成了陈祉希在影视圈的人脉。
前面提到,陈祉希是2000级的中戏学生,那一届比较出名的学生有周韵、刘芸、于明加、王雷、高露等等。一般来说,娱乐圈常见的小圈子有大学同学圈或者老乡圈,所以只要是中戏毕业的,陈祉希都能聊上几句。



既然说到这里,就要谈谈当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潘粤明董洁离婚事件了。
陈祉希在做演员的那些年里和不少演员交好,其中关系最铁的就是潘粤明,两人相识于电视剧《镇长》,陈祉希叫他“我哥”。




2012年10月20日,董洁工作室突然公开发表声明,表示与潘粤明已结束婚姻关系,此消息一出,瞬间震惊大众。 声明中,董洁工作室指责潘粤明嗜赌成性、粗暴无礼,将婚姻破裂的过错归咎于他。

潘粤明则迅速做出回应,发出长文,对董洁工作室声明中的内容进行逐条反驳,强调对方所言与事实严重不符。

后来又发了律师函,表示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潘粤明表示自己被恶意抹黑,此后还将董洁当时的经纪人任佳莺告上法庭,试图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名誉。但董洁发文在先,大众相信她、同情她,潘粤明一时被千夫所指,哪怕发了长文回复也无济于事。

这事是直到2013年才有了反转。
卓伟团队曝光董洁与王大治的激吻照,照片显示,董洁在婚姻存续期间就和王大治有亲密举动,这一爆料使得舆论风向大变,董洁此前塑造的 “受害者” 人设崩塌,转而遭受网友的口诛笔伐,其事业也陷入低谷。


后来被网友翻出王大治曾经的言论。
2014年,潘粤明起诉董洁经纪人诽谤一案胜诉,进一步证实了董洁工作室此前声明存在不实之处。
在这漫长的将近两年的时间里,前前后后帮潘粤明打点官司的就是陈祉希。

案件二审期间陈祉希的发言。
陈祉希对这件事始终是“大声疾呼”的状态,哪怕是大家同情董洁的那一两年里,陈祉希也顾不上网友骂,依然坚持潘粤明是被冤枉的。
陈祉希本来性格就火爆,另外,潘粤明及其父母在这场婚变中确实承受了不该有的声誉损毁,她作为亲历者和好友非常心疼。所以陈祉希多次在公开场合发声,贬损董洁。

陈祉希和董洁的恩怨延续了很久。
2018年《如懿传》和《延禧攻略》同期上映,董洁和秦岚分别在两部剧中饰演富察皇后这一角色,引起大众的各方面对比。
陈祉希发文“喜欢秦岚的富察皇后,其她人就别演了,洗不白,越作越死”。影射十分明显。


而陈祉希之所以这么义愤填膺,据她朋友圈流传出来的截图推断,可能是因为2018年8月,潘粤明父亲住院抢救,但董洁方不让孩子去探视。(董洁的另一个经纪人则出来解释澄清没有这回事)

陈祉希那句名言“一泡尿浇出来的毒蘑菇”被广为流传。

惊现“没这个义务”!

这些发言信息量太大了,大家慢慢看吧。
到了2023年,陈祉希又怒而发声了,“你觉得你有理有据的时候,也许伤害了很多人!”从叹号的使用频率来看,应该是很生气了。

这次又为了什么呢?原来是董洁2023年在小某书带货翻红,接受GQ杂志采访时,谈起了那段离婚往事。董洁好友提到董洁从未埋怨前夫,但“演艺生涯带来巨大伤害”,随后这个爆点就上了热搜。


当年亲历者陈祉希哪能忍受得了这种“洗白”?不过后来她又说大家瞎猜:

再往后,董洁和潘粤明应该是关系缓和了,两个人的儿子顶顶也长成了大帅哥,这桩互联网上狗血淋头的离婚大战渐渐归于平息。

但通过这件事能看出陈祉希鲜明的性格,风风火火,爱憎分明,仗义敢言,很有一股大姐大的派头。
陈祉希还有很多演员朋友,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是杨恭如,也很奇妙,陈祉希的好闺蜜大家姐明明是毛玉萍,为啥后来又和毛玉萍的情敌杨恭如合影呢?


陈祉希开美容院,陈小艺和杨立新,均到场为她剪彩。


以小博大,成为“30亿姐”

看了前面的故事,大家对陈祉希的能力有了初步的认识,她既有着一群非富即贵的朋友,又认识许多圈内导演、演员,身上还有江湖侠气,敢作敢为,可以说,“制片人”这个职业,对她来说再适合不过了。
陈祉希的确做得很成功,这与她的认知和眼光分不开。
举个例子,《泰囧》这个项目就是陈祉希眼光、资源、人脉、人际交往以及财力的一次集中整合和体现。

先说眼光。她投资《泰囧》的理由很前沿,比较互联网思维,是因为观察到上一部《人在囧途》在网络上的点击和议论并不低,但是票房仅仅只有三千多万,说明大量用户没有被转化到电影院去,但项目本身是有潜力的。
《泰囧》项目启动时,陈祉希和徐峥连一个像样的剧本都没有,只是确定了要延续“人在囧途”的感觉。为了找取景地,两人先后在北京、丽江、新加坡多地考察,兜兜转转了一圈,最后才确定了泰国。
当时泰国对中国剧组很陌生,中国也没有懂在泰国拍片专业报批流程的人,是陈祉希想办法自己联系泰国旅游局,拉来了泰国旅游局的200万投资,解决演员在当地的费用问题。
电影筹备期间,因为投资等问题,两度搁浅。当时徐铮有点儿烦躁,问陈祉希做还是不做。陈祉希大手一挥,“当然要做啊,不做太可惜。”于是,陈祉希自己出了前期的投资,又拉到了光线等大佬的融资,最终解决了《泰囧》的制作问题。

《泰囧》当时缺钱到什么程度呢?陈祉希利用自己的人脉四处拉投资,结果多数人都不看好。电影大火后,不少投资人悔不当初。反倒是台州一富  二代男生因为入局早,赚了个盆满钵满。

陈祉希也在其中客串了一把。
上映时,吸取了第一部的教训,《泰囧》宣发投入巨大,成本高达2800万。要知道该片的制作成本也仅有2700万,宣传力度可见一斑。一度有媒体质疑片方是不是请了水军,徐峥还笑着回应说“大家水才是真的水,感谢观众的支持。”

再加上冰冰这样的话题女王多次助力宣发,最终《泰囧》以5500万的总成本狂揽12亿票房,从出品方、制片人再到演员,都赚麻了。



这里插播一条徐峥和王宝强的“恨海情天”。当初《泰囧》制作费用告急,王宝强表示自己可以低片酬出演,相当于帮徐峥救急。但影片大爆后,宝强没有任何分红。这也是促使王宝强后续不再参演“囧”系列的一个原因。
有了这样一个标杆案例之后,陈祉希开始在小成本投资上发力。《分手大师》《唐人街探案》《煎饼侠》等大热的影片背后,都由她来担任制片。
这些电影的共同特点在于:导演都是演员出身,有网感的故事以及制作成本低。


陈祉希挑选导演,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
一方面是基于对这些新兴导演的信任。“我看好的演员出身的导演,本身就都有才华,所以剧本至少也在70分,都是能够被市场所接受的。他们是成功的演员,也看过很多剧本,如果剧本烂到自己都接受不了,怎么会去拍呢?”

比如《煎饼侠》就是一个纯互联网的IP孵化产物,符合当下年轻人喜好。
另一方面,成功的演员自带流量,能在初期就撬动市场。“电影要撬动市场,需要在前端发力。演员转行做导演,他们是名人,有先天的优势,能够让你插进去杠杆,撬动市场。”
而这些电影的导演愿意找陈祉希合作,也有自己的考量。
首先当然是因为过往交情。比如,陈祉希和陈思诚、邓超是中戏表演系的同学,天然就有种师出同门的亲近感;陈祉希和徐峥相识于《李卫当官》,也算是有“革命友情在“。

其次,陈祉希在解决问题上很有一手,她很容易让导演和演员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
陈思诚说过,在拍摄《唐人街探案》时,有很多大场面,包括唐人街精彩的追逐、打斗。为了拿到在唐人街的拍摄通行证,陈祉希专门带了文件去找泰国旅游部部长。最终,《唐人街探案》在“唐人街”前后拍了十几天,期间断路三小时,封了半条路。
她也懂行,不是“外行领导内行”,所以容易建立权威。
她对于制片人的注意事项烂熟于心,“主创部门报价是按月计算还是按天计算?海外拍摄的申报流程是什么?海外工作人员的薪金报酬情况?泰国场工下午几点要有茶歇?器材出境怎样耗费最少?后期如何调控配音演员的时间?”
可以说,这是一个不放过细节、执行能力到位、做事雷厉风行的全能型大管家。

电影《唐人街探案》拍摄封路。
这些影片给陈祉希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也让各位新锐年轻导演们心服口服。
《煎饼侠》电影票房超11亿,陈祉希获封“30亿姐”的称号。《唐人街探案》在首周狂揽7个亿,让陈祉希正式坐稳了金牌制片人的位置。大鹏、陈思诚等年轻导演都不同程度地跟着希姐赚了钱、成了名。


《唐人街探案1》的宣传合照,现在看来还真有点物是人非的感觉。
从制片人到总裁,权力女性的进阶

2015年,陈祉希带着漂亮的成绩单加入儒意影业。
当时的电影市场,有“民营五大”这一说。五大分别是万达、华谊、光线、博纳及乐视。也就是说,儒意影业当年还有点“潜龙在渊”的意思。
那么为什么陈祉希会选择加入这家公司?这里有必要讲讲儒意影业以及其背后创始人。
儒意影业的创始人柯利明,是一位典型的知识精英,1982年出生于湖北黄冈红安县,高中赴澳求学,毕业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毕业后从事金融分析工作。

2009年,金融危机余波未平,身在其中的柯利明感受到了危机和厌倦,他选择回国跨界进入电影产业,接管哥哥柯久明手中的北京儒意欣欣影业投资有限公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儒意影业”)。
儒意影业起家,是从收购畅销书版权开始的。当时柯利明发现,一部普通的电视剧需要投两千多万元,但是投畅销书就便宜很多,所以他转而把自己的百来万现金,投在了畅销书版权上。
2011年,柯利明成立了儒意图书公司,收购了一批网文畅销书的版权,没想到阴差阳错买回了一大堆超级IP,包括《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步步惊心》《琅琊榜》等。
2013年,由柯利明担任出品的电影《致青春》上映,揽收7.19亿,这部片子引领了网文IP改编热潮。从此,网文IP影视化大潮风起,手握多个热门IP的儒意,也在圈子里声名鹊起。这些作品被搬上荧幕,儒意就成了当仁不让的出品方之一。(这和陈祉希靠音乐版权狂赚300万真是如出一辙。)
可以说,儒意的起家也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儒意和陈祉希的思维逻辑差不多,他们都很重视“网感”。
2014年,儒意出品电影《老男孩猛龙过江》。营销过程中,柯利明策划、实施将电影插曲《小苹果》打造为“年度神曲”,将流行音乐的传播影响力,转化为《老男孩》的实际票房收入,成为业界经典案例。
在陈祉希加入之前,儒意就已经是一颗冉冉上升的新星。陈祉希加入儒意,看中的可能是儒意的发展前景。
而儒意选择陈祉希,也是为了补全自己的短板——柯利明擅长投资但并不喜欢社交,他需要一个八面玲珑的制片人,花费大量时间来维持业内关系。
在陈祉希加入后,两人分工就很明确。柯利明负责资本运作,比如公司融资,上市等,而陈祉希负责圈内合作,比如挖掘新锐导演,搭项目拉人。遇到有价值的项目,两人则一起讨论是否投资,投入多少。

陈祉希和柯利明。

陈祉希和柯利明(左一左二)。
在儒意,陈祉希延续了自己“挖掘新锐导演”的成功路径,偏爱中小体量的作品,而且开始尝试和新晋流量合作。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为成本考虑;二是成就伯乐和千里马的“双向奔赴”。


肖央、大鹏都是儒意的好伙伴。
往后几年,儒意陆续出品了《缝纫机乐队》《动物世界》《致青春2》《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电影。
当我们把视角拉高,站在行业的角度就能发现,彼时陈祉希和柯利明这一对组合完全是电影行业的新锐搅局者。他们入行的时间,民营五大已经深耕多年,且个个都有看家本领。说白了,影视行业已经阶层固化。
虽说背靠大树好乘凉,但当自己有潜力长成大树的时候,谁又甘于屈居人下?年轻人总要出头的。

所以儒意影业通过投资一些跨界电影人的作品,肖央、大鹏、陈思诚等,把自己和“新锐导演”绑定在一起,同时邀请一些新出头的流量,组成影视新势力,对博纳、万达、光线、华谊等传统巨头形成冲击。



当年的四大流量陈祉希合作了三个,不过很可惜,除了《动物世界》豆瓣评分7.2之外,另外两部评价并不高。

新顶流陈祉希也没放过,和王一博合作《热烈》,拉来了挚友大鹏做导演,还有岳云鹏、黄渤、小沈阳参演(请注意这些人都是陈祉希合作过的老班底了)。这部电影提名华表、金鸡,获得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成为王一博继《无名》之后的又一代表作。
儒意这套“新导演+新顶流+小成本投入”的打法,显然是有效果的。
2020年,儒意影业及旗下资产被恒腾网络全资收购,完成了在资本上的一次飞跃。(恒腾网络这名字,大家能联想到什么吗?没错就是恒大和腾讯各取一字啊。这时候的儒意已经凭借几个大项目,成功引来大佬们的目光了)。

没过几个月,恒大债务暴雷,恒腾网络股份被抛售。柯利明赎回股份,并在2021年,将恒腾网络更名为中国儒意,柯利明担任公司董事长,陈祉希成为儒意影业的执行董事。(听起来有点绕,其实就是一个A收购B,A没钱后,B回收A的操作。)

从总经理到执行董事,陈祉希只用了6年。
这之后,儒意在电影市场上,更是屡创佳绩。
如果你是一个看电影时不会错过片尾的人,那细心的你可能会发现,这几年的火爆的电影背后,几乎都有儒意影业的影子。《你好,李焕英》《热辣滚烫》《热烈》《年会不能停》纷纷拿到了不错的票房和口碑。

儒意出品的部分电影。这里面有老伙伴陈思诚、徐峥、大鹏,也有新伙伴贾玲。

和儒意冉冉升起不同,曾经的民营五大之一万达影业,正因为缺钱而深陷困顿。
这时候,有意思的事情来了。
2023年,儒意两次注资万达,分别以人民币22.62亿元和21.55亿元,接手了北京万达投资49%、51%的股份,成为万达电影的真正话事人。(当时不少财经新闻都说“儒意给万达送来‘救命钱’”,名利场权力关系的颠倒,还真是快速。)
2024年初,陈祉希宣布就职万达电影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以及公司法定代表人。主导万达影业的经营事物,成为中国影视圈第一梯队的权力女性。


今年6月,陈祉希代表万达举行战略发布会。
这场发布会众星云集,陈祉希的新老朋友纷纷到场。大鹏、易烊千玺、黄渤、段奕宏、张译、梅婷、闫妮、王子文、杨洋、屈楚萧、潘粤明、蔡文静、彭昱畅等都带着不同的作品,或者以代言人身份亮相。


在会上,陈祉希回顾了自己履新万达五百多天的战绩,上映15部电影,累计获得178亿票房,推出了首部热度过万谍战剧《追风者》、首部入围戛纳电视剧节主竞赛单元的长篇华语剧集《我的阿勒泰》等。
并表示未来万达会“通过新的版图,摆脱路径依赖,最终实现增长逻辑的重塑、增长空间的扩容。”

成也流量,烦也流量

在儒意步步高升的这段时间,陈祉希因为和不同的流量合作,而频繁陷入争议。
在潘粤明婚变事件中,就能看得出来陈祉希是一个快人快语、讲话直白的人,很多人对她的印象是“爱发言、爱吵架”。
2016年,“吴亦凡小G娜”事件曝光,当时正值《致青春2》预热上映,陈祉希在微博一边宣传电影,一边给吴亦凡“辟谣”。
在多数明星只是站队表示可能是乌龙的时候,陈祉希当起了侦查员,自己举证起来了。

后来,则因为与王一博、于适等顶流的合作,陈祉希又遭遇到了很多麻烦。

2023 年暑期档,由大鹏执导,陈祉希担任总制片人,黄渤、王一博领衔主演的《热烈》上映。
结果,海报出来,粉丝不乐意了。粉丝说,所有人都站着,就我们一博蹲着?他下跪?他不配站着?他低人一等?

大批粉丝冲到陈祉希微博上攻击,说她偏心,陈祉希出来怼网友说你们文化水平太低。

预告里,剪了王一博街舞有失误的镜头,王一博黑粉欢庆,说王一博就是菜,王一博粉丝又跑到陈祉希微博下面讨公道。陈祉希出来声明说这是剧情。

这边和王一博粉丝的纠纷还没有结束,2023年,有人爆料陈祉希和于适被狗仔拍到当街亲吻,这段无图无真相的谣言,很快被当事人澄清,但依旧把陈祉希推向风口浪尖。

于适的粉丝对陈祉希也是非常不满的。因为当年《我的阿勒泰》开播时,各种营销号爆出很多于适的绯闻,冒出来很多“女主角”认领绯闻,还有许多蛮辣眼睛的截图,于适的风评下滑。

但粉丝群盛传,剧组及于适工作室基本上没有什么反应,是因为接到“上面的通知”,不允许反黑,所以于适粉丝都“吃了哑巴亏”,没有第一时间出来反驳黑料,导致于适一直背着黑锅,于适粉丝“一直抬不起头来”。

直到现在,于适的粉丝还时不时拿陈祉希出来说事,让她还于适一个公道。

2024年,电视剧《追风者》在报名白玉兰奖项时,为王阳提报了“最佳男主”的头衔,引发王一博粉丝的强烈不满。
粉丝认为,王阳在剧中饰演的沈图南一角,不仅是反派角色,更在演员中排名“三番”。王阳的头衔不应该是“最佳男主”,应该是“最佳男配”。而王一博才应该是最大功臣,他才担得起“最佳男主”。

粉丝的愤怒又转嫁到陈祉希头上,认为她依靠王一博赚钱又赚名,吃着王一博的红利,却对真正的贡献者王一博本人并不照顾。王一博粉丝声讨陈祉希:

陈祉希回怼:


粉丝们的不满言论。
后来大家又跑到大鹏那里不满,说大鹏感谢了一堆人,尤其第一个感谢了“希姐”,却只字不提王一博。


陈祉希当时拉黑删评了许多言论。

当时粉黑大战,路人吃瓜,闹得沸沸扬扬上了N多热搜,最后只好靠王一博、王阳、陈祉希三方回复,才得以平息。
所以,直到现在陈祉希的微博都是半年可见,估计也是厌倦了粉粉黑黑的粉圈大战吧。




和陈祉希有相同遭遇还有杜华,都是被粉丝们集中攻击的公司代表方,若有机会下次再讲吧。
门当户对的婚姻

讲完了陈祉希突飞猛进的事业和强大的人脉圈层,接下来咱们聊聊陈祉希的家庭生活。比起来上面这些,陈祉希的情感生活显得多少有点平淡,毕竟大家都把目光聚焦于她的事业。
目前可考的恋情绯闻大概有两段。
一段发生在做演员时,陈祉希曾和演员朱宏嘉(也就是《还珠格格2》里面的箫剑),传出过绯闻。当时两人在拍戏电视剧《出轨》,有报道称两人的关系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拍完戏后甚至签约了同一家经纪公司。

另一段则源于陈祉希的自曝,在一次采访中,陈祉希提到自己曾经有一段十一年的恋情,前男友是中戏时的学长。然而,随着时间流逝,两人渐行渐远,于是,她选择了分手。
相比较两段模糊不清的恋爱史,陈祉希结婚对象,倒是官宣得很大方。
2016年最后一天,陈祉希在微博上晒出自己结婚的好消息,对方是配乐大师郭思达。



郭思达1980年出生于吉林长春,家境很不错,家庭艺术氛围浓厚,二叔是武警总部文工团创作室作曲家郭晓天,三叔是著名油画家郭晓光。
他自幼学习钢琴,12岁考入吉林艺术学院学习作曲,18岁考进中央音乐学院,毕业之后便被招进解放军军乐团,穿上了军装,曾任解放军军乐团创作室主任。


纪念汶川大地震的《思念曲》,国家公祭日的《公祭献曲》都出自他手。2010年,他完成了史诗舞剧《水月洛神》的作曲,2014年完成的现代舞剧《朱鹮》,豆瓣评分高达9.1分。
很多人知道郭思达是从他给《罗曼蒂克消亡史》这部电影配乐开始。这部片子,出自程耳之手,票房不高,但格调拉满,在当年大受好评,连带着郭思达的配乐,也被奉上神坛。
程耳大家还记得吗?就是陈祉希刚做纸片人时鼎力支持的新锐导演(《边境风云》)。

郭思达的前女友是舞蹈家华宵一,两人在2011年左右陷入热恋。当时郭思达已经是有名的作曲家,而华宵一经常表演郭思达的各种曲目。或许正是有这样的因缘际会,两人才得以走在一起。

不过这段恋情太过隐秘,连一点通稿都搜索不到,就连何时分手也是个问号。只能在两人的微博互动中,找到甜蜜的蛛丝马迹。




而关于陈祉希和郭思达的相识,就简单明了多了,两人来源于友人介绍。闪婚则是因为,“两个人也都到岁数了,一介绍感觉挺合适的。”郭思达还着重强调了,“我父母都很喜欢希希,乐得合不拢嘴。”

官宣前陈祉希在微博秀恩爱。
婚后没多久,陈祉希就怀孕了,并在2017年10月16日,生下女儿汤圆。



至于为什么闪婚闪孕,这大概和陈祉希的对家庭的构想有关。早在2014年,她就“恨嫁”地表示,最好两年之内结婚,生三个孩子,新女性一定既有事业又有家庭。
关于事业和家庭,她的看法是一定要有事业,但家人和爱人更重要。(虽然现在网上都在倡导独美,但不得不承认很多女性还是以“把自己嫁出去”为顶重要的事。这个想法不仅陈祉希有,不少85花早期也都有。)
陈祉希的婚姻观:崩管我冲得有多猛,突然有一天撞墙了,一回头随时都有人接着我,给我揉一揉、抱着我暖暖地睡一觉。第二天我想继续冲呢,他就放手让我冲;我不想冲了,他会微笑地点点头,继续陪着我、守着我!



从她的各种物料来看,生活状态确实算得上幸福美满。
郭思达的作曲实力不容小觑,助力过不少陈祉希公司的项目。同时,他和程耳导演的关系也很不错,所以陈祉希有时甚至蹭老公的光去看电影。两人在工作上能够互相补益,文艺军人之家和神秘富豪二代,也算强强联手了。


女性上牌桌

最后,想来聊聊,陈祉希获得的成就,尤其是履新万达,成为女总裁这一段,到底是因为圈层,还是能力?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有几件关于陈祉希的小事,让我记忆深刻。
第一件事是陈祉希对“公平”的定义与追求。
当剧组中出现差别化对待,大牌演员住好酒店,小演员住差酒店的情况,陈祉希会给制片部门下令,“立即!马上!安排酒店,让所有演员都住在一起!”
她对公正的执着,来源于自己做演员的经历,“我经历过剧组里那些不公平的事,所以我绝不允许同样的事再在我的剧组发生。在我的组里,好的我会奖励,不好的我会骂得很难听,也会铁面无私地开掉,我绝不允许一颗老鼠屎搅坏一锅粥!”
第二件事是陈祉希对于“赚钱和花钱”的看法。

“从小我妈妈就跟我说:财散人聚、财聚人散,你到底要选择什么?钱是很重要,但钱不是留给一个人赚的,要赚就大家一起赚。
比如在北京拍戏,每人每天的盒饭钱大概在35块左右,如果我的生活制片花了35块,但定的伙食达不到35块的标准,我肯定会找他。但如果他既能保证剧组每天吃到了35块的标准,又能拿到回扣,那是他的本事,我不会让他把钱吐出来。
如果所有事情你都算精了,你让别人挣什么?别人无利可图,干嘛要陪着你爱护你?我们在共同道路上各取所需,互相满足、彼此成全,但不要有伤害和欺骗,这是合作的基础。”
第三件事,就是她对年轻导演、年轻演员的绝对保护。

这三件事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成功的人的共同特质。
一是有极大的“利他”基因,愿意帮人主持公道,尤其愿意帮助弱势群体争取利益,所以能凝聚人心,树立权威;
二是舍得散财,不独吞利益,可以让你身边的人跟着你一起赚钱;
第三就是“不欺少年穷”,愿意提携新人、培养新人,而这些新人成熟后会带给你更多的回报。

之前说想跟刘德华合作,新片《长安的荔枝》还真就合作上了。
此外,她做事风风火火,做事雷厉风行,是“凤辣子”女性形象。她身上有非常鲜明的成功人士的突出共性,比如商业嗅觉灵敏、敢想敢干、逞强好胜、不怕困难。

陈祉希还有着天然的性别优势,当观众看到一位女性,能够在被男性主导的圈子掌握话语权时,大多是鼓励与赞扬的。
毕竟,比起空有特权或只知道抢蛋糕的二代们,陈祉希这样能把蛋糕做大的女性,更容易让人有好感。

只能说,希望影视圈有更多的权力女性加入,多贡献一些类似于《我的阿勒泰》这样的精品剧,也和手握话语权的“老登电影(电视剧)”掰掰手腕。

陈祉希的成功,不太容易复制,优渥的原生家庭给了她很多试错空间,也是她争强好胜性格的来源;此外,她的成功有运气的成分在,一部电影就是一场豪赌,谁也没有自信能一直掌握大众的审美密码,陈祉希显然赌对了好几次。
但她做事的特点还是值得大家学一学的:不斤斤计较眼前得失,永远想着把蛋糕做大,并且尽量拉一拉那些没上牌桌的人,尤其年轻人,有钱一起赚,自己不独吞。
目光短浅的人看起来这都是吃亏,毕竟落在自己兜里也没多少银子;但有格局有远见的人会看到长期的价值回报,这一点,无论是投资、学习、职业晋升,底层逻辑都是一样的。
不管怎样,陈祉希的确活成了很多男人都梦寐以求的状态,尤其内娱的中年男演员们,多少人不屑于做“戏子”,只想一心成为资本家。
很多男性没做到的事,陈祉希做到了,这说明行业的性别壁垒的确是一种偏见,多少年来,电影圈影视圈都是男导演、男制片人牢牢掌握话语权,而事实证明,女性可以做得比男性更好,只要,她能上牌桌。
愿各行各业都涌现出更多的“权力女性”,愿大家团结,一起争取更好的生存空间和话语权!

与本文有关的故事:
-THE END-
喜欢本文就请点在看、评论,分享给朋友吧~
本文作者:Vita
编辑:伊莎贝拉
学写作技巧,享高薪人生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公众号主页“服务”一栏,有分类导航: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759
金币
268876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85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5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7小时前
陈祉希:电影圈最会赚钱的制片人
陈祉希,作为中国影视行业中备受瞩目的女性制片人,以其卓越的商业头脑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成为了电影圈公认的“最会赚钱的制片人”。她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其制片的电影作品屡创票房佳绩,更在于她对行业趋势的精准把握和对未来方向的前瞻布局。

成功案例与票房成绩
陈祉希的制片生涯中,不乏成功的经典案例。例如,2012年的《人再囧途之泰囧》以3000万元的成本斩获12.7亿元的票房,刷新了当年的票房纪录,使她一举成名,获得了“最赚钱制片人”的称号。随后,她在2015年担任《煎饼侠》的制片人,该片以5000万元的成本收获了11.59亿元的票房。

此外,陈祉希还担任了《唐人街探案》系列的制片人,开启了这一超级赚钱的IP模式,使得陈思诚导演也因此成为了百亿导演。她与大鹏导演的合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多次实现了小成本大收益的商业奇迹,其中《煎饼侠》以5000万元的成本获得了近12亿元的票房。

行业影响力与荣誉
陈祉希不仅在国内影视界享有盛誉,其影响力还扩展到了国际市场。2024年末,在WIE颁奖季上,她荣获了好莱坞亚洲年度电影制片人称号以及CineAsia(亚洲电影博览会)年度电影制片人奖杯。CineAsia的颁奖词高度评价了她对讲故事的热情和对培养电影人的努力,称她为“真正的梦想家”。

个人背景与事业发展
陈祉希出生于1982年,家中经商,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专业,并拥有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EMBA学位。她早年以演员身份出道,出演过多部电视剧,但在2010年转型为制片人,并迅速在行业内崭露头角。

陈祉希的投资眼光独到,早在大学时期,她就以20万元本金投资了一项移动增值业务,一年后赚回了300万元,展现了其非凡的商业天赋。

与流量明星的关系
近年来,陈祉希与多位流量明星的合作引起了广泛关注。她担任了王一博主演的《热烈》的制片人,以及于适主演的《我的阿勒泰》的总监制。这些作品的成功进一步巩固了她在影视行业中的地位,也使得她与这些年轻明星的关系更加紧密,坊间甚至传出了她与于适的绯闻。

综上所述,陈祉希凭借其出色的制片能力和商业智慧,成为了电影圈中最会赚钱的制片人之一。她的成功不仅为她赢得了巨大的财富,也为她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赞誉。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